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额手称庆。皇帝亲自祭告太庙,免三年赋税徭役,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此后没有战乱之苦,农业兴盛,朝廷鼓励商业蚕丝,同时大开恩科,擢取有才能的贤人为官做宰,打破了历代世家垄断官场的局面,一个盛世缓缓拉开序幕。
皇帝的“仁政”令万邦来朝,皇后同样非寻常人也。她深知女子的不易,起初只是在宫里教大臣的女儿辨认草药,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索性开了个学堂,开着开着,开到了宫外,如今已经开出京城,星罗密布在全国的土地上。
这些学堂对女子分文不取,学成之后充当先生继续教导下一代,加上平时给人看病的酬劳,足以维持学堂经营,甚至还有盈余。这些取之于民,最后都被用百姓身上,不知造福了多少人。民间有人给皇后塑金身,说她是菩萨座前的玉女转世,来民间渡劫来了。
……
“荒谬之言,这也有人信?”
五年后,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红墙绿瓦,宫人们麻利地弯腰扫雪,宁锦婳身披绯红斗篷坐在御花园,手边的石桌上七零八落散了一堆话本。
“先不说这陆压是个道士不能成婚,不是……他跟陆寒霄除了都姓陆,还有什么关系?”
宁锦婳撂下手中的话本扶额苦笑。时逢盛世,百姓们填饱肚子后便要找乐子。乐府歌舞书画等行业渐渐兴盛起来,宁锦婳不能经常出宫,便让人从民间带回来有意思的话本,再令乐师编纂成戏供她赏玩,结果这戏看着看着,竟看到了自己头上!
帝后情深的佳话传至民间,说书先生把皇帝和皇后的故事编纂成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什么情定三生啊、王母拆散、再续前缘啊,反正怎么离谱怎么来,把这个女主人公看得恨不得钻地缝里,却十分得百姓们的喜爱。
有一次,宁锦婳实在忍受不了,让陆寒霄下令把这些书统统封禁!皇帝正色道:“博人一乐罢了,前朝文字狱且余悸犹在,如今开明盛世,不宜为这些小玩意儿大动干戈。”
一番话凛然正气,把宁锦婳说的面露愧色,最后不了了之,结果便是越来越猖狂,如今两人前世的孩子都出来了,看得宁锦婳既好气又好笑。
“明知是编的,娘娘何必放在心上。”
抱琴笑劝道,五年下来,她和抱月依然是皇后跟前得脸的女官,不过跟抱月不同的是,她如今把头发高绾上去,梳了个妇人发髻,显得十分温婉。
她从宁锦婳怀里抽出铜鎏龙凤纹的手炉,里面的银炭已经烧烬,空余壳子的余温。抱琴不由劝道,“娘娘,都不热了,怎么不早些让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