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位身着雍容宫装、气质温婉中透着不容置疑威仪的中年美妇端坐于上首,正是当今太后。
她身旁侍立着数名宫女太监,皆屏息凝神。
“陆九渊,见过太后娘娘。”陆九渊微微抱拳,语气平静,既不卑微,亦不倨傲。
太后站起身来,目光落在陆九渊身上,仔细打量了一番。
眼前这人,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眼神清澈而深邃,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却又隐隐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想起当日他于危难中出手相救的英姿,以及近日听闻的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恩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太后走到陆九渊身前,托住他的胳膊,语气中带着亲切:
“当日若非恩公出手,老妇人恐已遭不测,后曹公公查出来,那伙人截杀出云使者,是为了假扮利秀公主,刺杀皇帝。
恩公这一救,可不只是救了老妇一人,而是救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性命。
那日恩公走的匆忙,一直未曾当面致谢,老妇人心中甚是不安。”
太后目光灼灼,语气真诚:
“哀家深知,恩公乃世外高人,视功名利禄如浮云。
寻常的金银赏赐、官职爵位,怕是入不了恩公法眼,反而显得俗气。”
她微微一顿,环视了一下这慈安殿,语气愈发温和却带着一种天家的气度:
“但恩情就是恩情,哀家与皇帝身受大恩,若无所表示,岂非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这宫墙之内,天下之间,怕是都要笑话我们母子不识好歹。”
陆九渊神色平静,并未接口,静待下文。
他倒想看看,这位太后能拿出什么“不俗气”的东西。
太后见他这般淡定,眼中赞赏之色更浓,缓缓开口道:
“自见恩公那刻起,哀家便觉亲切,恍若看到了亲人一般。”太后语气愈发恳切,
“哀家有个不情之请,望恩公成全。”
陆九渊抬眼:“太后请讲。”
太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陆九渊,认真说道:
“哀家想与恩公结为姐弟,认下你这个弟弟!
从今往后,你便是哀家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在这宫闱之内,天下之间,与哀家姐弟相称!”
此言一出,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们尽管训练有素,也忍不住微微骚动,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骇之色。
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这是何等的殊荣?
简直是平地一声惊雷,一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