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和异族一直以来都是对立的关系,只有打服对方以武力镇压得对方没有还手的机会才能让对方归顺。
汉武帝虽晚年穷兵黩武,致使大汉晚期民不聊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做法很好,大出了汉家的威严,给了汉人不被异族入侵的保护,他在位期间异族不敢在犯乱。
虽付出巨大代价,然功在社稷,这不比和亲来的强?
和亲只是一时,不可能永远的。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是将军。
清朝武得充沛,就是能用的大将没有几个,但清朝比前面那些朝代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人口啊!
清朝的人口比前面的朝代翻了几倍不止呢,有高产粮食,又是一夫多妻的世界,现在人们的思想还古化,都有着多子多福的心思,这人口源源不断的增长,人多就表示着人才不会少的,没有大将就培养呗!
人口那么多,肯定不会没有人才,也就原主这个蠢蛋只靠一个年羹尧就没人可用,需要人才也不想着搜罗起来培养着,因为缺大将就由着年羹尧作威作福处处迁就。
年羹尧要是在大秦敢这样,他直接得把人拉出去车裂了。
轻一点的直接贬为庶民,全家发配去修长城或者修皇陵,大秦需要修的地方很多。
清朝又不似宋朝一样软蛋,历经这么多朝代更迭,现在的清朝是整个皇权最集中最巅峰的朝代,朝堂上几乎是皇帝的一言堂,只要是皇帝决定的事就没有不可能办成的,当然除了特别重要的大事外。
但大臣们就算有其他心思,皇帝不答应也没辙。
皇帝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上,没人敢和皇帝唱反调,大臣们还得附和恭维皇帝,就怕一个惹皇帝不开心,自己就被贬官。
宋朝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就错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能只是富裕,还得有强大的军事镇压方可强国,重文轻武的代价就是让宋朝整个朝代一直被别人压着打,给别人送钱。
文人地位太高就预势着皇帝的权利被弱化,皇帝压不过那些文臣,连武将都被排挤打压郁郁不得志,就是强势的皇帝想要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嬴政想到宋朝的那些文臣的地位,就想到了大秦的那些文臣,眸光一寒。
那些文臣都不是个好东西,他那个好大儿子扶苏就是被儒家的思想给教歪了,满口的仁义道德,一点没有他老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