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时候投出,大二上结束的时候见刊的,我这边其实还准备了我这七年时间写过的所有文章,但是如果都写到简历上的话就会有点太长了,所以只在简历上放了是一作并且IF相对高一点的几篇。”
见到面试的医生们有看的意思,袁依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打印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老师一起面试,所以只准备了两份。”
这句话,节目组也剪进去了,原本板着脸非常严肃给压力的医生们也破功了一瞬间,短暂地笑了一下。
然后,一开始还奇怪论文怎么不和简历一起放的观众,在看到论文的厚度之后,瞬间沉默了。
好像是有点多哈……
其实面试的医生们还问了她挺多文章里具体的内容,但是她确实对自己非一作的文章也有一定的参与度,各方面都非常了解,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节目里也剪出来了几句细碎的文章相关的内容,弹幕飘过去一串的都是“听不懂”。
文章方面确实没什么问题,接下来被质疑的就是临床方面。
“你在科研方面已经做出一点成绩了,有想过以后就做科研不做临床了吗?”
“没有这种想法,我对临床的心还是比较坚定的。”
“如果以后发现你在科研方面能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呢?毕竟新人上临床的话很容易碰到非常多的挫折,而且现在临床也非常忙”
袁依媚非常坚定地摇摇头。
其实老师们会这么问也有原因,虽然简历上她有写自己的临床经历,但是因为版面原因也没有写得特别具体。
写一下自己实习见习的时候大概轮过哪些科室基本就差不多了,不会有人写自己上了多少台手术当助手的,毕竟又不是主刀。
提交简历终版给节目组的时候她的执医成绩还没出,虽然觉得自己肯定能考过,但证没下来就是没下来,所以她也没往上写。
“我们学校的培养一向就是非常重视临床的。我自认为通过从实习见习开始的近三年时间,已经找到了平衡好临床和科研的方法。”
“当然在临床上碰到挫折是一定的,我们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病症是非常多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断反思如果当时我们作出了不同的处置方式,会不会有机会让患者拥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我自己也有在临床上碰到过非常多很难受的时刻,但是最终也调整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