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后宫就是华妃的天下了。
对此安陵容只想说,太后的病可真稀奇,想好的时候就好,想病的时候就病了。
华妃日日将妃嫔叫去翊坤宫听训,一待就是一两个时辰,以及甄嬛被罚跪等等这些事,安陵容不信太后不知道。毕竟后宫里有什么事能瞒得过太后呢?
偏偏浣碧去寿康宫求见时,正好又得知太后凤体违和,已经歇下了,不能打扰。可实际上太后却没有休息,正与果郡王说话呢!
想来果郡王在这个时间进宫,就是太后刻意安排的吧。是为了通过他之口,证明甄嬛的小产是因为欢宜香以及被华妃罚跪的缘故,将皇后私下做的事都甩锅给华妃。
此外,华妃毕竟是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害了甄嬛小产,更是每日逼迫众妃嫔都要前往翊坤宫请安。若太后说对此毫无所觉,那也实在太假。
果郡王适时入宫,不仅坐实了害甄嬛小产的罪魁祸首是华妃外,还需通过他之口确认,太后的确病重到无法理事,以至于未能及时干预后宫之事。也是让皇帝知道太后也未曾料到,华妃竟会胆大妄为至此,竟连龙胎都不曾顾及一二。
否则这一切就太巧了。浣碧恰好的遇见了进宫探望太后的果郡王,又求助了果郡王,最后是果郡王闯进翊坤宫救了甄嬛。
如此一来,在甄嬛发现欢宜香的秘密后,就会认定是被欢宜香害小产的。而太后这一手,不仅能离间皇帝与甄嬛,还能离间皇帝与华妃,更能离间华妃与甄嬛。最后摘干净皇后,简直太厉害了。
这些事串联起来,真是细思极恐,粗思也恐……
安陵容由此得了一个结论,能不让太后惦记上,就不要被太后惦记为好。
虽然她是想过抱太后的大腿,可她的家世太低,太后估计是看不上的。
不管以后要不要抱太后的大腿,也不管能不能抱不上太后的大腿,都不能碍了太后的眼,更不能惹得太后厌恶,否则那将是灾难。
太后被先帝抬了旗,但整个乌雅氏却只她一人得此殊荣,终究势单力薄了些,难以与其他三妃以及佟贵妃背后的势力相比。
为了前朝后宫的平衡之道,先帝思虑再三,又下旨让太后与满洲大姓的乌拉那拉氏连了宗。自此,她摇身一变,成为皇后名正言顺的姑母,一脉相连,既是倚靠,亦是牵制。
虽是如此,可太后到底是出身乌雅氏,本家乌雅氏依旧是包衣旗,而这包衣旗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