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看似风光,但实则在皇帝心里到底有多少分量,那就只有皇帝自己知道了。
有时候往往一点点的不同,就会引发许多的变数。原本甄嬛该有的汤泉行宫之旅以及椒房之宠,因着安陵容的搅和全都没了。
安陵容对此很是满意,不枉费她有心算无心的谋划了这一场。
如今的甄嬛也不过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又因为沉浸在皇帝给她制造出来的甜蜜假象里,只会觉得自己很受皇帝的喜爱与看重,自是无比的欢喜得意。
皇帝对甄嬛的宠有几分是真的,能瞒得过其他人,却瞒不住苏培盛这个侍候了皇帝几十年的人精。作为皇帝身边的第一人,他对皇帝的态度不说拿捏个十成十,也有七八分。
苏培盛自然看得分明,皇帝对甄嬛的恩宠,不过浮于表面。这份盛宠,不过是源于甄嬛与纯元皇后相似。在皇帝眼中,她不过是个替身,一个用以填补内心空缺的影子。至于甄嬛本身,却未被皇帝重视,更遑论爱。
虽然甄嬛圣眷优渥,但其中的深浅冷暖却早已悄然变化。
安陵容即便不能如苏培盛那般将皇帝的心思猜出个七八分,却也能隐隐察觉出几分端倪来。
皇帝对甄嬛的态度,已不复原剧情那般用心与炽热。他似乎只是将甄嬛视为一个纯粹的替身,再无心思去细细分辨她甄嬛纯元皇后之间的不同,更无暇去感受独属于甄嬛自身的那份独特魅力。
这份微妙的变化,像是寒冬里的一缕薄冰,虽不显眼,却足以让事情的走向发生改变。
不得不说,安陵容第一时间设计把槿汐从甄嬛身边踢走,真真是件非常正确的事。
没有槿汐在旁不时的提点,也没有苏培盛的暗中通风报信,此时的甄嬛又还是个满心憧憬爱情、怀揣着美好甜蜜念想的年轻女子。她尚未经历之后那些算计与起落,也未被岁月磨砺成后来那个成熟理智的甄嬛。因此,她自然未能及时察觉,皇帝对她的宠爱不过是浮于表面的花团锦簇罢了,也错过了扭转君心的最佳时机。
尽管皇帝对甄嬛的宠爱不过是表面光鲜,金玉其外,却也足以糊弄后宫妃嫔了。在她们眼中,这份恩宠是如此的真切,如此的浓烈,又教她们如何能不心生嫉恨?
皇帝本就少进后宫,而华妃一人便占去了他大半的时间,这是令妃嫔暗自咬牙却无可奈何的事。妃嫔们就只能争抢剩下那一半的恩宠,可皇上只有一个,她们不过是勉强能分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