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轻易丧命,除了担心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外,更是顾忌着这个世界会因甄嬛的死随之崩塌。一旦这个世界崩塌,而她自己只怕也难逃陪葬的命运。
可甄嬛身上的女主光环又太强大了,让她心生忌惮,她不得不多做些准备。
认真说来,明明剧里有那么多不合理的地方,可只要与甄嬛有关,所有人包括皇帝许多时候都跟瞎了一样。所以她得想办法削去甄嬛身边的帮手,将女主光环消磨掉,她也才能走到太后的尊位,找到回家的方法。
说来纯元皇后改动“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一诗,这事没有被外人谈起,如今知道的也只有帝后二人,那么由此来看,纯元皇后应该是私下里说的,知道的人不多。
偏偏在纯元皇后离世近二十年后,有人说出了这句同样被改动了同一处的诗,如此多疑的皇帝居然没有怀疑。
好吧,就当皇帝的确没多想,毕竟只是一句诗而已,倒也不值得放在心上去琢磨。
可后来,皇帝在御花园中偶然遇见甄嬛,彼时她正好杏花林中吹萧,吹的还是纯元皇后最拿手的曲子《杏花天影》。且甄嬛的神韵与容貌又同纯元皇后极为相似,在纷纷扬扬的杏花映衬下,恍若旧人再现。
皇帝依旧也未生出半分疑心,只将这场相遇视为巧合。
好吧,这也可以解释为皇帝正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喜悦中,全然没注意到其他事。
再后来,皇帝与甄嬛说起倚梅园时,发现那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是出自甄嬛之口。而更令他满意的是,甄嬛与纯元皇后不止是容貌相似,就连所精通的才艺以及性情,也都有六七分的重合。
如此多的巧合与相似堆叠在一起,皇帝居然也不曾怀疑过甄嬛是否为他人刻意培养出来的棋子,送入宫中争宠是为了谋取皇位。
一个被塑造得如此多疑的皇帝,在这件事上如此的不敏锐,也不曾对这些巧合生出疑心,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拜托,那可是参与了“九龙夺嫡”并最终胜出的人啊!
将康熙那样精明人物的心思都能揣摩得透彻,行事慎之又慎,且手段了得,又怎会连这点敏感度都没有?查都不查一下,就直接就接受了甄嬛的出现真的只是巧合。
安陵容暗自思忖,这是雍正被抹黑得最无语的一次了吧。历史记载里,有人诋毁他心狠手辣,有人质疑他得位不正,还有人编排他弑母、残害手足,流言虽多,却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