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将伸出去,让赵太医取血。
赵太医另取出银针,轻巧扎破安陵容的指尖,挤出血滴,放入洁白的瓷碟之中。
随后,他又从药箱里取出药粉,取了一些放入碟中,细心搅拌,再放在一旁静置。
随着时间推移,瓷碟中的血液逐渐凝固,颜色正常加深,却未有其他异常。
赵太医长舒一口气,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躬身对安陵容道:“恭喜小主,小主体内并未沾染‘黄粱一梦’。”
听到此言,安陵容紧绷的神情逐渐松懈,与皇帝交换了一个安心的目光,殿内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了几分。
皇帝心中依旧惦记着前朝秘药之事,毕竟此事关乎他的安危。只是,宫中通晓前朝秘药的太医恐怕屈指可数,如此看来,赵太医还需加以重用才行。
只是,这事终究发生在后宫,若是传扬出去,让外人知晓他的后妃之中有人私藏前朝秘药,甚至用以谋害怀有身孕的妃嫔,那不仅仅是折损皇室颜面的问题,也会令他龙颜尽失,更会引发前朝与民间的暗潮涌动。
毕竟,前朝秘药出现在后宫,本就容易滋生猜忌与风波,若有心人借此煽风点火,势必会动摇民心,也会影响到大清江山的稳固。
因此,前朝秘药一事必须彻查,却不可大张旗鼓,只能暗中进行,知晓内情的人也决不能多。
赵太医恰好知晓此事,那么由他协助清查,最为合适不过。
思及此处,皇帝缓缓开口,对赵太医道:“柔贵人此胎能如此安稳,也是你悉心照料,你可想要什么赏赐?”
赵太医心头一凛,忙掩下眉宇间的忐忑,躬身垂首道,“这皆是微臣分内之事,断不敢居功。”
安陵容抬眸看了皇帝一眼,暗暗猜测他此话的用意。忽然,一道灵光闪过,她恍然明白了他是用意。
这前朝宫廷秘药出现在大清后宫一事,牵涉甚广,不仅关乎皇帝的安危,更是皇家的丑闻。
尤其是民间“反清复明”的组织层出不穷,大清后宫有人使用前朝秘药一事若是传出去,只怕又是一场骚乱。
所以,为保江山稳固,皇帝绝不会允许此事外传。然而,又涉及他的自身安危,他又岂会轻易揭过?
查,自然是一定要查的,但只能暗中进行。
正好,眼前的赵太医,既是此事的知情者,又深谙医理,无疑是配合粘杆处清查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