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进去,真是走了大运!
为了不让小儿子在里面被排挤,也为了给自家寻一个可靠的倚仗,他得紧紧依附于柔贵人才行。
这位柔贵人,眼下圣眷正浓,仅凭几句话便帮他实现了连做梦都不敢奢望之事。若将来她再诞下皇子,地位与圣宠必定更加稳固,他投诚于她不亏。
而且,他的幼子之所以能获此恩典,全因柔贵人的说情。
皇上开恩让他幼子入国子监之事,有心人只要想查,便能查到与柔贵人有关。换言之,一旦他的幼子去了国子监,无论他是否是柔贵人的人,届时都会被归于柔贵人的阵营。
可这样的恩典,他既无法拒绝,也不愿拒绝。毕竟,在宫中当差,若不想终生碌碌无为,就注定要依附某位妃嫔以寻得提拔。
有了靠山,日后意外被卷入后宫争斗时,才不至于稀里糊涂成为替死鬼。
更何况,他欠下柔贵人如此大的一个人情,除了投诚于她,竭力为她效力,他也实在想不出其他能够偿还的方式。
若日后柔贵人的地位稳固,他的仕途自然也能借此更进一步;便是他的长子将来想进入太医院,也能仰仗这一层关系,不至于在复杂的权力倾轧中被排挤打压,没有出头之日。
细细思量之下,赵太医心中也知虽投靠柔贵人难免会有隐患,但相较之下,好处却更为显著。想到这里,他心中的那点犹豫也烟消云散了,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依附于柔贵人。
安陵容的眼睛一直落在赵太医的脸上,细细观察着,在瞧见他些微变幻的神色最后坚定起来, 她心中了然,明白这人已经彻底投诚了。
看来,从今往后,她在宫中又多了一个可堪信任、能为她所用之人了。
虽说她身边有商枝这个通晓医术的宫女,但商枝的医术终究比不得赵太医习医几十载、且家学深厚、医术精湛。
尤其在一些秘药毒药的领域,太医的见识更加广博得多。因此,她需要一位忠心的太医为她所用。
更何况,宫中的一些事情,能借太医之手来处理,终究会更为妥当。
皇帝一心牵挂着前朝秘药之事,并未察觉到安陵容脸上那一闪而逝的笑意,也未曾注意安陵容与赵太医无声的默契。
他沉声吩咐道:“今日之事,朕不希望再有任何人知晓,你可明白?”
赵太医连忙点头回道:“微臣明白,微臣今日不过是例行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