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的回归比刘建国想象的更加快速,77年的春节过后,王局身边的林司长便带着头发花白的杨书记来到了钢铁厂。
林司长在钢铁厂干部大会上宣读了中央恢复杨书记职务的决定,语气铿锵,字字如铁。
杨书记站在台前,两鬓斑白却目光如炬,向全场微微鞠躬时,刘建国注意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那不是虚弱,而是一种压抑了太久的愤懑与宣泄。
对此,刘建国没有抱有太多的想法。
杨书记的结局不是他造成的,他也不会对杨书记的悲惨遭遇感到愧疚。
更别提在这位下台之前,可是狠狠地针对他一次,食言而肥,将自己按在副科长位置上一两年。
林司长说完局里的决定,参与会议的领导和工人代表纷纷鼓掌,掌声由零星转为热烈,如潮水般涌向台前。
杨书记缓缓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只不过他太过自信了。
若是原剧情中的轧钢厂,他的回归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就是看在啊林司长的面子上,这些人也不敢不给杨书记面子。
但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轧钢厂早已不是从前的轧钢厂,李怀德和刘建国经营十年,从一个处级单位成为现在的厅级单位。
你杨书记什么都没做,扫了十年的地,回来就成为了这个厂里的最高领导,凭什么?
更不要说厂里的权力格局早已重塑,中层干部多为李怀德旧部,或与刘建国利益相连。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李怀德的离开,以刘建国这十年的表现,很可能晋升书记。
到时候厂长的位置就让了出来,厂里的几个副厂长就盯着这个位置呢?下面的一些处长级别干部也盯着副厂长位置呢。
你回来就成了书记,刘厂长待在原位置。
这些本来应该空出来的位置就没了,说到底,杨书记的回归反而成了他们晋升路上的阻碍。
所以,在杨书记抬手之后,众人并没有停止鼓掌。
几乎所有人都装作没有看到,依旧在热情的鼓掌。
见此,杨书记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难堪与愠怒,但很快被他压了下去。
而一旁的林司长见状,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或者其他的神色。
他也是经历过斗争的人,早已明白权力的更替从来不是靠一纸任命就能顺理成章。
杨书记的归来挡住了太多人的路,没有人会欢迎他。
而且,他也觉得不公平。
以他的身份,如今不过是厅级干部,杨书记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