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 美子妈妈曾担心这是无用功,田中教练却笑着说:“没关系,就当是背景音。天才的潜意识,谁知道能吸收多少呢?”
“睡神”效应:田中教练巧妙地将慈郎的“特性”变成了课堂的一部分。其他小朋友看到慈郎哥哥(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慈郎展现出的“网球意识”让他在小朋友心中自动升级为“哥哥”)在睡觉,反而会好奇地围过来。这时田中教练就会引导:“看,慈郎哥哥刚才打球很认真,现在需要休息补充能量了。我们也要像慈郎哥哥学习,练习的时候认真,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哦!” 无形中,慈郎的“秒睡”竟成了督促其他小朋友专注训练的榜样。
这天下午的训练课,阳光正好,微风轻拂。慈郎难得地维持了将近8分钟的清醒时间(破纪录了!),正追着田中教练用球拍轻轻推送过来的小球。他的小短腿跑得飞快,眼神紧紧锁着球的轨迹。
田中教练有意引导,将球推向慈郎身体右侧稍远一点的位置,想看看他的反应和移动能力。
就在球即将二次落地时,处于奔跑中的慈郎,几乎是本能地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家长和教练都倒吸一口凉气的动作!
只见他左脚猛地向外侧跨出一小步,重心瞬间降低,小小的身体像一颗被压缩的弹簧,右手握着那个小小的儿童训练拍(不再是虚握!),迎着来球的方向,由下向上、动作极其短促有力地那么一“磕”!
“啪!”
一声清脆短促的击球声!
那颗原本要落地的黄色软胶球,被球拍精准地“兜”住,改变了方向,划出一道低低的、却异常快速的直线,几乎是擦着球网的上沿,直直地飞向了田中教练站位的反方向空档!
**截击!**
而且是质量相当不错的、带有主动发力意识的**低位截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田中教练保持着推送球的姿势,僵在原地,嘴巴微张,眼睛瞪得像铜铃!
围观的家长们集体失声,有几个甚至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其他小朋友茫然地看着突然静止的大人们。
慈郎自己也愣了一下,似乎对自己刚才那个动作有点意外。他保持着挥拍后的小小收拍姿势,红宝石般的眼睛眨了眨,看着那颗滚到场地边缘的球,又低头看看自己手中的小拍子。
*刚才……那个感觉……* 一种源于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