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二月,袁术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原本历史上袁术是建安二年二月称帝的,这里因为曹铄和任潆的穿越,产生了一丝蝴蝶效应,导致袁术称帝称的迟了一年,不过这不影响什么)
别人也许曹操还没有非灭了不可的心思,可是对袁术却有,毕竟曹操奉迎汉献帝,在许都重建了汉室朝廷。曹操以汉献帝为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了大义的名分。而袁术公然称帝,就是对曹操的挑战。如果曹操不对此进行讨伐,甚至是不消灭袁术,曹操和汉献帝都会威风扫地,成为天下的笑柄。而曹操也会失去得到汉献帝的政治优势,因此曹操势必是要灭了袁术的。
曹操直接以天子名义对孙策和吕布等诸侯下诏,敦促他们对袁术展开攻势。并且自己也整军准备整讨袁术。这次征讨袁术,曹操将带着大将夏侯兄弟,乐毅,许褚,于禁等人,谋士带的是程昱,荀攸,郭嘉,贾诩四人,当然,除此之外,这次出征,曹操的长子曹昂,三子曹丕和四子曹彰都会参加。曹铄这次不去前线,被留在后方同荀彧一起守卫许都,稳定后方,管理粮草调动事宜。总之,这次攻打袁术,曹操这边的阵营可谓是华丽得很,人才济济。看来,曹操不把袁术灭了,是不会罢手的。
另一边,得了曹操下的诏书的孙策,同自己手下的谋士商量了一番后,觉得跟着袁术干没前途,还会让他们失了大义,背上乱臣贼子的名声,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因此孙策写信给袁术帐下的舅父广陵太守吴景和堂兄袁术部将孙贲,要他们和袁术决裂。吴景、孙贲响应孙策并倒戈投靠之。袁术因此失去了广陵和孙策攻占的江东地区,对华南的影响力骤降。
孙策这里虽然袁术是自己的老东家,他在袁术手里干过,不过孙策觉得在他将传国玉玺给了袁术,换得三千兵后,他和袁术之间就两不相欠了。因此他对于反袁术反得毫不犹豫。
而刘备,在半年前,同吕布在徐州小沛打了一场后,被吕布打败了,无法,就跑来投靠曹操了,曹铄知道历史,而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等人,也看出刘备这家伙不安分,将来早晚会成为曹操的劲敌,因此曹铄和程昱是主张直接杀掉刘备的,而郭嘉,荀彧,荀攸叔侄俩,对刘备也有忌惮,不过两人没主张杀人,却也是劝曹操对刘备要有所防备。 而贾诩,这家伙擅于明哲保身,他顺着几人的话和稀泥,只说刘备这人不是池中之物,总之,不能任由其趁势做大,曹操在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