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户花架子不少。到是绿营地还有战斗力,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知识八旗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首创的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兼有政治、军事、生产三种职能。
小知识旗有旗主,皆为世袭。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旗人男丁世代为兵。八旗兵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种旗帜为标志,以兵民结合、军政结合、耕战结合为特点。初定编制,以300丁为1牛录,由牛录额真(佐领)率领,下分4达旦,各置章京率领。又以5牛录为1甲喇,由甲喇额真(参领)率领;以5甲喇为1固山,由固山额真(都统)率领,约有兵7500人,是为1旗,共有八旗。至太宗时,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合为24旗。
小知识满蒙八旗以骑射为根本,在平川旷野冲锋陷阵是其特长,而汉军八旗善用火器,围城攻坚和水上作战屡立战功。八旗兵为清王朝的创建和巩固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民族歧视,养尊处优,生活腐败,制度落后,社会变化,自康熙平三藩之乱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至乾隆时,其原来的主力军地位已被绿营兵取代。
小知识绿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清朝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自嘉庆初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即已不能得力。于是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