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太听到何菀菀给李文秀科普蒙古人的葬礼习俗,也凑过来帮何菀菀补充一下,毕竟巴太认识蒙古朋友,也参加过蒙古族的葬礼,因此比何菀菀了解得多一点。他也纠正了何菀菀话中的一些错误。
何菀菀给李文秀讲得应该是蒙古族传统葬仪天葬。这种葬式 ,有时又叫明葬、野葬等。蒙古人病逝,七个时辰不准移动,盼望有回生的机会。过了七个时辰,就着手安葬。过了七个时辰,认定死者确无转机之后,由亲属或邻里长者操办,净身后装入新白布口袋,放在特定的地方。由亲属或邻里长者操办,净身后装入新白布口袋,放在特定的地方,选择吉日吉辰,由亲属放在牛车,马车之上,送到偏僻荒野的特定的地点,卸下尸体。过三日,亲属去放尸体地点查看,若被飞禽吃光,就认为亡灵已经升天,预示子孙将得到吉祥幸福;如果尸体被野兽扯食,认为死者生前做过坏事 ,杀牲过多 ,死后用自己的肉体还给野兽;如果尸身无损,则认为死者生前罪孽尚未消除。再去向遗骸上黄油、酒等,等待飞禽来啄食。
“蒙古人除了天葬外,也是有火葬的,火葬与蒙古人对佛教的信仰有关。据说,人体由四万八千只蛆虫组成,死后不及时火化,这些蛆虫便复活而互相残杀,亡灵也不得安宁。除了喇嘛、王公、贵族、富有者外,多采取此种葬法。如阿勒坦汗按藏传佛教仪式举行火葬。平民中非正常死亡的,如妇女难产身亡、传染病死亡等,也实行火葬。除此以外也有土葬和聚族安葬。”
李文秀听巴太说了蒙古族丧葬仪式,想到自己去问巴太要账时,巴太家正好举行他哥哥木拉提的周年祭,因此李文秀忍不住询问道:“巴太,你们哈萨克族的丧礼和蒙古族习俗一样吗?”
和蒙古族不太一样,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坟地远的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墓穴根据地形挖成直墓坑或掏成洞穴,尸体头部朝南,足部朝北,面朝西(即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