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仙子,一别多日,风采更胜往昔。”柳月在易文君三步之外站定,微微躬身,动作优雅无可挑剔,他抬起头,那双总是含着三分笑意、七分深意的桃花眼,此刻清晰地倒映着易文君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一人。
他手中折扇轻合,扇面上绘着的孤悬冷月,似乎也因主人的心情而显得柔和了几分,“栖霞山梨花虽好,能得仙子驻足,方是它三生修来的福分。”
易文君微微侧首,白纱下的目光落在柳月身上,平静无波:“柳月公子,雅集盛况,不负盛名。” 她的声音清冷依旧,如同山涧清泉。
柳月轻笑一声,折扇再次展开,指向不远处一处更为清幽、花枝掩映的小亭:“此地喧嚷,恐扰了仙子清净,那边有一处听雪亭,临水背山,梨花环绕,视野开阔,可观全场而无喧嚣之扰。不知柳月是否有幸,邀仙子移步,共赏这满园春色,与少年意气?”
柳月的邀请自然得体,眼神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期待。
易文君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纷落的花雨,走向那座精致的亭子。柳月始终保持着半步的距离,既显尊重,又仿佛在为她隔开尘世的纷扰。落英缤纷,沾染在两人的衣袂上,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美感。
亭中早已备好了清茶和几样精致的茶点,柳月亲自为易文君斟了一杯茶,茶汤碧绿,热气氤氲,带着雨后春芽的清新香气。
“仙子创立逍遥谷,开宗立派,以天地为筛,择有缘者授业,此等气魄胸襟,实乃当世无双。”柳月端起自己的茶杯,目光灼灼地看着易文君。
“柳月心向往之,恨不能早生十年,亦去那石壁前静坐三日,以求仙子垂青,入谷聆听大道。”他的话语带着惯有的调侃,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份真实的倾慕和向往。
易文君端起茶杯,指尖感受着杯壁的温热,目光投向亭外演武台上正斗得精彩的两位年轻剑客:“道法自然,贵在随心,柳月公子惊才绝艳,稷下学堂亦是大道通途,何必舍近求远?”
“稷下之道,乃庙堂之道,经纬之术。”柳月摇头,折扇轻摇,目光却依旧锁在易文君身上,带着一丝深邃,“而仙子所求之逍遥,是挣脱樊笼,翱翔天地。柳月所求……”
柳月微不可查的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独特的磁性,“亦不过是想追随那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纵使不能并肩,能得一丝清辉照耀,亦是此生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