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转入1930年,长沙城在军阀割据的动荡年代里,竟显出几分畸形的繁荣。
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街上人流如织,叫卖声、车马声、甚至偶尔响起的枪声,交织成一幅混乱而充满生机的画卷。
这一日,二月红携光莹在玉楼东的雅间用膳。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异样的喧哗,夹杂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马蹄声。
光莹好奇地探头望去,只见一列军容整肃、装备精良的队伍正穿过熙攘的街道,百姓纷纷避让。
为首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姿挺拔,穿着笔挺的军装,肩章闪耀,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一种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他的目光扫过街道,带着审视与掌控,所到之处,连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几分。
“咦?那是谁?好大的排场。”光莹咬着筷子,眨着大眼睛问。
二月红眸光微凝,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地解释道:“听说是一位新来的张姓军官,名启山。
据说是奉了上峰之命,率部驻防长沙,此人雷厉风行,手段了得,一来便整顿了城防,连地头蛇都要让他三分。”
“张启山……”光莹念着这个名字,觉得并无甚特别,很快注意力又被刚端上来的冰糖湘莲吸引,“唔,这个好甜,红官你尝尝!”
二月红笑着接过她递来的勺子,尝了一口,目光却再次不经意地投向窗外那远去的军队背影。
张启山……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他的到来,恐怕会让长沙这潭水,掀起新的波澜。
果然,不出数月,张启山便以极强的军事能力和铁腕手段,在长沙彻底站稳了脚跟。
因其府邸中不知从何处运来一尊巨大佛像,十分醒目,坊间便给他起了个“张大佛爷”的外号,既是敬畏,也是对他深不可测的一种模糊概括。
随着张启山的崛起,长沙城内盘根错节的势力经过一番洗牌与整合,逐渐形成了以九大家族为首的格局,涵盖了军、政、商、盗等各个层面,彼此制衡,又共同维系着这座城市的特殊秩序。
这九家被并称为“九门提督”,在民间声名赫赫。
“上三门为官,军爷戏子拐中仙,正如烟上月。”二月红某日闲暇,难得地跟光莹提起外界之事,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说的便是那张大佛爷张启山、我二月红、还有那位半截李了。”
光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