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领旨后,脚步匆匆,一路疾行至雍亲王府。梁九功站在门前,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圣旨到,雍亲王接旨!”
不多时,雍亲王胤禛身着亲王常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府门,见到梁九功,胤禛微微颔首,神色恭敬却又不失威严,道:“梁公公,不知皇阿玛有何旨意?”
梁九功满脸堆笑,双手将圣旨递上,道:“雍亲王,皇上旨意,着您负责接靖国公嫡女和硕格格馨澜入宫,此事关系重大,还望王爷用心办理。”胤禛双手接过圣旨,心中暗自思量,这接靖国公嫡女入宫看似简单,实则关系重大。他深知皇帝此举意在安抚靖国公旧部,稳定朝堂局势。
和硕格格进宫扶养于承乾宫佟佳贵妃那里,他的儿子弘历也在佟佳贵妃那里扶养。但是和硕格格和他的弘历年数差的也不小啊,弘历大和硕格格八岁。他也不知道皇阿玛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胤禛毕竟是久经朝堂之人,虽心中疑惑,但面上并未显露分毫,只是微微皱眉,旋即又恢复了平静,对梁九功道:“梁公公放心,本王定不负皇阿玛所托。”
梁九功见状,笑着拱手道:“那便有劳王爷了,咱家这就回宫复命去了。”
说罢,便带着一众小太监转身离去。胤禛望着梁九功离去的背影,沉思片刻,转身回到府中。
回到书房,胤禛坐在书案前,手中把玩着一块温润的玉佩,脑海中不断思索着皇帝的意图。
胤禛一边思索着康熙皇帝的意图,一边加快脚步往府中赶去准备接旨相关事宜。回到府中,他先将得力幕僚们召集到书房。
待众人落座,胤禛面色凝重道:“今日梁九功前来传旨,皇阿玛命我去接靖国公嫡女入宫,还要风风光光办好此事,且册封那两岁女娃为和硕格格,享和硕公主待遇。诸位对此事有何看法?”
幕僚甲率先开口:“王爷,皇上此举明显是想借厚待靖国公遗孤来笼络靖国公旧部之心。如今朝堂局势复杂,西北战事又起,皇上需要稳定各方势力。这对王爷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胤禛微微皱眉,问道:“何为机会,何为挑战?”
幕僚乙接着说道:“机会在于,王爷若能将此事办得漂亮,在皇上面前彰显办事能力,又能赢得靖国公旧部好感,对王爷日后大有裨益。挑战则是,此事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惹皇上不快,还会被其他势力抓住把柄。”
胤禛轻轻点头,又想起儿子弘历在佟佳贵妃处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