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领导小组迅速组建,从全市抽调精兵强将。
穆辰亲自挂帅,雷厉风行,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
零基预算全面推开,各部门申报预算时必须详细论证,接受质询,许多虚高的“惯例”支出被无情砍掉。
动态监控系统上线运行,重大项目资金流向一目了然,红灯预警项目被立即叫停核查。
效益评估中心开始运转,一份份客观专业的评估报告,成为资金分配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阻力,当然存在。
一些习惯了宽松日子的部门叫苦不迭,某些利益关联方暗中抱怨。
甚至有人找到钱副市长等领导,试图迂回反映困难,希望能网开一面。
但在陈书记和李市长明确表态,以及穆辰铁腕推进下,所有这些杂音和暗流,都被毫不留情地压制下去。
钱副市长等人眼见大势已去,也只能收敛心思,转而积极配合改革,生怕动作慢了被抓住把柄。
魔都的财政管理,风气为之一新!
被挤出来的巨额财政水分,被迅速投入到民生短板、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更关键、更迫切的领域。
老旧小区改造加速,街角公园绿地增多,公共交通更加便捷,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补贴精准到位……
魔都的百姓们,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街头巷尾,茶馆饭店,洋溢着对政府工作的由衷称赞。
————
然而,总有人不甘心。
一次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阶段性总结部署会上。
当穆辰通报前一阶段资金盘活情况和投入民生领域取得的初步成效时。
一位来自某传统职能部门的领导小组成员,扶了扶眼镜,语气看似客观地提出了异议:
“穆组长,改革成效有目共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实显著提升。”
“但是,我们是否有些过于偏向民生和短期见效的领域了?”
他顿了顿,抛出准备好的说辞。
“像我们部门负责的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研究项目,周期长,见效慢,但关乎魔都长远竞争力。”
“这轮改革下来,我们的预算被压缩了不少,一些重要的前沿探索可能被迫中断,这是否……有些短视了?”
他话音刚落,又有两人微微点头,表示附和。
穆辰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发言者,没有立刻反驳。
他拿起手边的一份文件,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