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曦景和将一份名册推至昭月面前
常曦景和"殿下,影卫人选已定。暗一至暗四皆是自幼培养的死士。"
他的指尖在名册上轻轻一点,"暗一原名常曦岩,部族收养的孤儿。暗二本名常曦风,去年追踪西炎细作,从边境一直追到辰荣腹地,最终取回重要军情。"
昭月仔细翻阅着名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记录着详细的功绩与特长。
暗三擅长各类兵器,尤其精通暗器;暗四则心思缜密,最擅侦查与分析。
常曦景和"这四人都是常曦部最忠诚的子弟。"
常曦景和"殿下可以完全信任他们。"
昭月轻轻合上名册,指尖在名册封面上停留片刻。
她注意到名册的材质是常曦部特产的青檀纸,这种纸张遇水不化,遇火不燃,常用于记载机密要事。
皓翎昭月"有劳大舅舅费心挑选,这四人正是我所需。"
常曦景明见状,适时递上另一卷竹简。
这卷竹简明显年代更久,竹片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常曦景明"月儿看看这个。"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这些丫头虽然都是孤女,但个个身怀绝技。"
昭月展开竹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芸姑的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她如何在常曦部的账房学徒期间,仅用三天时间就理清了积压三年的混乱账目,还发现了其中被刻意掩盖的亏空。更令人惊讶的是,她曾凭借对数字的敏感,预测到一次粮价波动,为常曦部避免了重大损失。
常曦景和"芸姑这孩子"
常曦景和"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锐。去年部族商队遭遇劫掠,就是她通过账目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了线索。"
昭月继续往下看,巧姝的记录更是令人称奇。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能在谈笑间套取重要情报。
竹简上记载,她曾在酒肆与辰荣商队管事畅饮,不仅套出了商队的行进路线,还得知了辰荣内部的人事变动。更妙的是,对方至今仍将她视为知己,时常来信往来。
常曦景明"巧姝最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