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回到自己的画室,空气中飘散着松节油和炭笔的味道。他将苏眠给的报告平铺在宽大的工作台上,目光首先落在那张工整的便签上。上面罗列的几种工业机械型号详尽而专业,甚至简单标注了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场景。
“B-73型高速织机,夹具间距0.5cm,用于固定高密度布料……” 他轻声念出,指尖在“高密度布料”上停顿。这与骸骨上染料的痕迹能否对应?他需要更多信息。
他拿起炭笔,在空白的画纸上迅速勾勒出盆骨的大致形态,然后将那些规律的双线划痕精确地标记上去。线条冷静而准确,仿佛他不是在创作,而是在进行一项严谨的科学绘图。
---
解剖室内,苏眠将提取的骨骼样本放入仪器进行微量元素分析。等待结果的时间里,她调出了北江市及周边区域的工业地图,重点标注了近五年来所有登记在册的纺织、印染企业,尤其是那些曾有过违规记录或使用较老旧设备的小型作坊。沈翊的观察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侦查方向,但她需要用数据来验证这个方向的准确性。
仪器发出提示音。她看向屏幕,数据显示骨骼中确实含有超出正常范围的合成靛蓝染料成分,以及微量的、某种特定型号工业润滑剂的残留。
这与沈翊推测的“工业染料”和“机械磨损”完全吻合。
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沈翊的画室。
“沈老师,”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依旧没什么情绪,但语速稍快,“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支持你的判断。骨骼内含有合成靛蓝及工业润滑剂残留。便签上B-73型织机的润滑系统与检测到的残留物成分有较高匹配度。”
画室这边,沈翊看着自己刚刚画好的骨骼结构图,嘴角微扬:“收到。那么,搜索范围可以进一步缩小了。年轻女性,失踪时间三个月以上,可能曾在使用B-73型或类似型号织机,并且管理混乱、足以掩盖非法拘禁行为的小型工厂工作或被困。”
“这是刑警队需要综合判断的信息。”苏眠客观地回应,但补充了一句,“我会将完整的毒理和微量元素报告,以及基于骨骼损伤推断的长期营养不良状况说明,一并提交给杜城队长。”
“辛苦了,苏法医。”沈翊说道,目光落在画纸上,仿佛已经透过这些骨骼,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嘈杂的织机间日夜劳作。
---
案情分析会上,杜城看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