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市局,灯火通明。
从邻市带回的关于“影子”的关键线索,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沉寂三年的“雨夜案”专案组。所有资源迅速向“蓝调”网吧和城南废弃纺织厂倾斜。
技术队首先对“蓝调”网吧进行了秘密渗透和监控调取。这家网吧位于老城区错综复杂的巷弄深处,管理混乱,确实是隐藏行踪的理想场所。连续几天几夜的视频筛查和海量上网数据比对后,一个可疑的身影进入了视线。
一个总是选择角落机器、使用自备加密U盘、上网时间规律(多在深夜)、并且每次离开前都会仔细清理使用痕迹的年轻男子。他登记的身份信息是假的,但监控清晰地捕捉到了他的正面样貌——瘦削,戴黑框眼镜,神色阴郁,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滞感。
“就是他!”杜城指着屏幕,语气肯定。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将他与案件联系起来,但这种过于谨慎、刻意抹除痕迹的行为模式,本身就极度可疑。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马对城南废弃纺织厂进行了多次秘密勘查。那里荒草丛生,厂房破败,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铁锈味。在一个布满涂鸦的、原本是女工更衣室的偏僻角落,勘查人员发现了有人近期活动的痕迹——几个新鲜的烟头(与马猴提到的“影子”吸烟习惯吻合)、一些散落的零食包装袋,以及……在地面厚厚的灰尘中,提取到了几枚与“蓝调”网吧监控中那名男子所穿运动鞋鞋底花纹完全一致的脚印!
更重要的是,在更衣室一个锈蚀的铁柜后面,苏眠凭借着她对痕迹的敏锐,发现了一小片被刮擦下来的、极细微的白色漆膜,与北江第三起“雨夜案”受害者被袭击时,旁边墙壁上留下的不起眼的刮蹭痕迹,成分完全一致!
线索环环相扣,指向性越来越明确!
“锁定目标!”杜城下达命令,“‘蓝调’网吧,目标代号‘影子’,真实身份正在核实,准备实施抓捕!”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抓捕行动定在凌晨,网吧人员最稀疏的时刻。
沈翊和苏眠也参与了行动。沈翊需要第一时间对“影子”进行观察和初步心理评估,苏眠则负责现场可能存在的生物物证采集。
凌晨三点,“蓝调”网吧灯光昏暗,只有零星的几个包夜玩家还在屏幕前奋战。目标男子依旧坐在他惯常的角落,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抓捕小组如同暗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