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渔场只是一个季节性渔场。
近些年以来,随着东非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市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东非本身是一个人口两亿的超级大国,所以能够获得新的渔业资源产地,对东非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
所以,能够通过达赫拉,加强东非对未来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西北非渔场的控制,这很划算。
这就等于未来东非同时坐拥两个世界级渔场,也就是西南非和西北非渔场,从而推动东非海洋捕捞业的发展。
除了海洋渔业以外,在达赫拉沿海也可能存在油气资源,不过,这就不是很明确了,东非目前也不太关注这一点。
台尔曼说道:“那些租借的港口,哪怕条约签订很久,未来也会面临被收回的风险,而达赫拉就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里本身就是帝国的合法领土,同时也不可能存在脱离帝国的离心力。”
台尔曼这完全是一句废话,毕竟达赫拉根本就没有本地人口,周边也没有大型聚落生活,而且,达赫拉资源匮乏,几乎所有资源和补给都依赖东非国内的支持,就比如食物和各种设备,能源等等。
克里斯汀在听完他的话后,说道:“你说的确实有一些道理,不过想要维持达赫拉,我们肯定要付出比美国更高的成本,尤其是初期建设上。”
“达赫拉湾我见过,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港口设施,东非光是想建设一个能够停泊军舰的港口,就要花费不少力气。”
“远不如获取其他可现成利用的港口方便,不过也正如你所说,北方国家根本不可能让我们轻易获得这样的地方。”
北方国家,其实也就是东方国家常说的西方国家,而东非因为位置的原因,偶尔也会用北方国家来指代欧美列强势力。
台尔曼说:“其实,现在帝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大多数位置都不算太好,不过,这对帝国而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迟早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尤其是英法两国持续衰落的大背景下。”
东非海军在世界的力量部署,仅次于英国,军事基地数量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而之所以,东非海外军事基地数量不如法国的重要原因,就是东非崛起的时间太晚,好位置基本被英国和法国占据了。
不过,东非的海外军事基地也不是没有优势,就比如未来世界民族觉醒和国家独立浪潮爆发后,东非会遇到的问题最少。
因为东非占据的很多地方,本就人烟稀少,或者战略位置并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