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展露,他撇嘴做出不屑的笑容。
球场上,波普运球尝试突破朱霍勒迪,无果后立刻传给出来补救的戴维斯。
后者接球转身,做了个投篮动作,点起了小贾伦的中心,放球起三步,上篮把球擦板打进,拿下了湖人首分。
湖人得到戴维斯,解决了无人硬解的难题,在阵地战中,詹姆斯更像一个场外看客,只能做到牵扯策应的功能。
所以在阵地战防守詹姆斯,性价比不会高,让球队防守最差的人去是最佳选择。
这是教练组的布置,但陈放却没遵守。
因为在阵地回合里,詹姆斯需要特定条件才能舒服得分,但在攻防转换中,詹姆斯却化身为最难防守的快攻手,如果让一个防守普通的球员去的话,是非常难平衡詹姆斯的得分数据。
因为一场比赛,转换和阵地战几乎是持平的,大量容易得分的机会,出自攻防转换中。
而为什么詹姆斯会在两种模式里,差异巨大化呢,其实这跟他的篮球启蒙起步莫大关联。
作为一个高中时期就轰动全美的球员,詹姆斯的比赛,攻防转换是主色调,高中级别的比赛,阵地战很少,不断冲刺,快攻,半阵地强冲刺,都是核心得分手段。
只有到了大学,因为对抗级别的上升,联防大量出现,对篮板控制,出手选择的更苛刻要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攻防转换回合降低。
所以,只有经过ncaa的熏陶和锻炼,一个球员才能对战术有初步的理解以及融入。
那为什么除了詹姆斯之外的高中生,却不会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因人而异。
詹姆斯顶着小皇帝的皇冠进入联盟,他是被联盟溺爱的产物,在骑士1.0时代(2003-2010年),七个赛季里,詹姆斯三分球命中率为32.9%。
其中内线禁区得分占比高达总得分的81.7%。
他拿下个人生涯首座得分王的2007-08赛季,得分占比更加激进,场均内线出手次数排名联盟第一,当赛季超过一半的进球都来自于内线油漆区。
这里的内线得分,几乎都是来自上篮得分,无论是转换的,阵地战里的突破。
所以很简单的分辨,詹姆斯的得分手段是严重偏科的,他的中投和三分出手,都是极少的出手比例,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命中率如此高的原因。
当离开骑士来到热火,球队有韦德、波什等进攻手段丰富的球员,詹姆斯更不需要去打磨其他技术,他只要保持原先的技术特点,保持身体健康就足够应付绝大部分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