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干最后一格能量。
第四节第三分钟,他甚至因为已经累得跳不起来,而表演了一个连篮网都未曾亲吻的大风车三不沾扣篮——这绝对是nba历史上仅次于剃姆.邓肯的一个大风车。
随着终场计时器的冰冷脉搏逐渐微弱,麦迪逊广场花园那胜利的声浪如同涨潮的狂啸。一层层,冲垮了活塞残余的每一寸希望堤坝。
这场自去年休赛期起就备受瞩目的终极对决。
这场被亿万目光钉在“正义vs捷径”道德天平上的终极审判。
即将迎来大多数人满意的结局。
那支试图以“速成王座”改写篮球秩序的超级球队输得体无完肤,甚至连在冠军王座之下引爆一场惊雷的资格都未曾真正握紧。
比赛结束前一分钟,看着已经18分的分差,迈克.布林如同墓园的送葬者般,开始为超级活塞的棺椁勾勒悼词:
“不是一个,不是两个,不是三个.这是底特律的超级巨星们给活塞球迷的期许。
但此刻,现实与期许之间的距离无比遥远。
对卡梅隆.安东尼和底特律活塞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痛心疾首的溃败。
事实也证明,篮球的奥林匹斯之巅绝无‘捷径’这个词的容身之地。
实力就是唯一的捷径,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当林奇用一记标志性的、埋葬希望的翻身跳投拿下今晚第30分,并将分差拉开到20后。
莱昂内尔.霍林斯暂停了比赛。
那面无形的白旗于活塞教练席无声飘起。
这场比赛再无丝毫继续燃烧的意义。
卡梅隆.安东尼瞥了眼教练席,又抬头看了看令人难以接受的分差,将脑袋埋进了双手中。
自卑与自尊反复撕扯着他,几乎将他撕成碎片。
他知道走下场的这短短几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将成为nba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输家。
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将彻底被打上“高开低走”、“出道即巅峰,巅峰就两年”这样的标签。
作为麦迪逊广场花园至高无上的主人,林奇并未展示他的怜悯。
因为他相信,若此刻在奥本山宫殿烂泥中匍匐的是自己,卡梅隆.安东尼也绝不会有半分仁慈。
“滚吧,”林奇的声音很平和,但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这里不属于输家,但也别那么难过。上一场你全场拿7分,这一场勒布朗全场只拿了5分,你不用担心自己成为表现最烂的那个人。你只需要,好好享受你和他的究极失败!”
卡梅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