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了夹击。
与此同时,林奇快速轮换,奔向禁区护框,切断了大卫.韦斯特顺下后的得分机会。
克里斯.保罗出色的控场能力在此刻凸显,他没有教条地把球传给顺下的老搭档,而是预判了林奇的预判,直接将球甩给保罗.乔治。
保罗.乔治在底角接到篮球,林奇再次轮换而出。
可即使林奇再快,也不可能从禁区又瞬间反扑到底角。
他给予了保罗.乔治一定的干扰,令他投篮难度陡增,但并不严密到令人绝望。
保罗.乔治还是果断将球出手,克里斯.保罗死死盯着那道弧线,心中充满期待。
一旦有人的手感能够恢复,一旦队友们的手感复苏,他身上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但事与愿违。
“哐当!”
打铁声无情砸碎了所有希冀。
保罗.乔治没能在林奇的干扰下命中跳投。
为了防守林奇,他已经付出了太多精力,且整个半场一直在与林奇肉搏。
他的跳投手感早已被消耗殆尽。
并且,这个时期的保罗.乔治持球进攻能力匮乏。一旦他接球,十有八九会选择跳投。
因此,林奇不需要担心他有可能假投真突的情况,只需要竭尽全力起跳干扰他的投篮就好。
欣赏归欣赏,但这个时期保罗.乔治的即战力是远远不够的。
防守他简直太容易了。
步行者队的远投手感并未恢复,这意味着,尼克斯队接下来可以继续使用“小乔丹夹击,林奇轮换补位”的防守策略。
克里斯.保罗的单打环境将变得非常糟糕,这对他的硬解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只可惜,他没能像第二节那样克服困难。
严密的夹击废掉了他的挡拆进攻,他想得分,现在就只能靠持球单挑。
而这是消耗最大的一种硬解方式,要知道,挡拆进攻的本质便是为了减轻进攻发起人的压力,让他能够更轻松的摆脱防守,获得错位优势。
如今却被迫弃之不用。
更何况,年轻的凯里.欧文在防守对方头号球星这件事上非常上心。
在队内,他和“相互看不顺眼”的吉米.巴特勒一直有一种良性竞争存在。
从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比赛起,凯里.欧文就牢牢占据着首发位置。
这是荣耀,也是一种压力——凯里.欧文要求自己必须比吉米.巴特勒表现更好,证明他能打首发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状元秀。
所以,cp3想单打得分就更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