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长孙无忌的去向定下,朝廷官员前往米川,将消息告诉长孙无忌。
“辽东道,新城州?”
房间内,长孙无忌看着文书上的地名,脑袋里面冒出几个问号。
辽东道是哪里?
新城州又是哪里?
在他向前来传达消息的官员打听后才知道,高句丽那一块已经被朝廷打下了,朝廷在当地设道置州,这个新城州,就是新置的州。
“呼。”长孙无忌轻轻吐出口气,将文书收好,整个人还处在震惊当中。
高句丽、百济、新罗,居然全都被灭了。
还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杜如晦并没有过分为难长孙无忌,新城州在辽东道还算是一块比较好治理的地方。这里的比较好,只是相对于那些山沟老林里面的辽东道州县。
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能离开河州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何况,他已经得到消息,妹妹已经被皇帝册封为宸妃。这让他着实松了口气,他就怕妹妹不能进宫。
辽东番民起复,朝廷下达命令以杀止杀。
徐世绩领命之后,立即调遣军队,暴力镇压,屠杀人头无数。具体杀了多少,没人知道,只知道辽东道境内的多条河流,数月内红浊一片,尸体大火烧之三月不熄。
当长孙无忌上任以后,他才知道辽东道情况有多复杂。首先是他得帮助朝廷征发当地番民,其次则是转移当地妇孺。仅这两项,就是导致其境内番民家破人亡的根源。但是,他必须要这么做。其次,他还得配合军队,血腥镇压番民。
最后,他还得安抚当地番民。
长孙无忌觉得,他还不如留在米川等死呢。
不久后,在徐世绩的暴力镇压下,终于让番民畏服,再无起复之事。不过,想要彻底让辽东道的番民如同草原人一样麻木的接受朝廷剥削压榨,还要一段时间。
而徐世绩也在此时接到圣旨,回京受赏。
徐世绩立下的功劳,自是不必言表,李智云提拔其为民部侍郎,大将军衔,加上柱国,赏赐金银玉器不表。
封赏完事后,李智云问他:“懋功以为,可派谁去总览辽东道之事?”
徐世绩想了想,摇头道:“回禀陛下,臣久不在长安,不知朝中之事,未知谁贤也。况且此事,唯陛下独断。”
“好,朕知道了。”李智云道。
在徐世绩退下后,李智云起身在甘露殿走动。
辽东道那边,无疑要派一个能臣过去治理,只是谁合适呢?
他思来想去,忽然想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