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恢复,大家又开始观望。
不过,朝中立太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
上一次楚皇病重,没有立太子,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所以他们痛定思痛,必须要把太子给立下来。
否则,一旦陛下出了什么事,国位无人继承,必定会引起大乱。
若是这样,他们这些辅佐君王的老臣,将来有什么颜面去面见列宗列宗?
他们不尽心竭力的为过为民,定会遭受天谴。
于是诸位大臣都纷纷上书,要请楚皇立九皇子为储君。
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变了脸色。
他们争抢这么多年,现在被一个外来的给坐收渔翁之利了吗?
他们又怎么能甘心?
储君之位像是被他们拱手让出去的一样。
于是,两人又不计前嫌地联合了起来,要找沈修远的把柄。
三皇子一直都在抓他的把柄,只是一直没有抓到能够一举把他干下来的把柄。
他想让他永不翻身。
像他这样的人,最好能一次把他给锤死。
若是给他一丁点喘息的机会,他肯定会卷土重来,再想扳倒他就难了。
于是,他来跟他套近乎。
三皇子打的什么主意,沈修远心里清楚的很。
不就是想要储君之位吗?
他同他虚与委蛇。
三皇子气的压根都痒痒的。
楚皇又让沈修远帮他批阅奏折。
沈修远看到那些上书要立他当太子的折子,就说:
“父皇,母妃的事如今也告一段落了,儿臣想自请为王,离开楚都。”
楚皇听的有些气急败坏。
听一听他说的都是什么话?
旁人争破脑袋都想要的储君之位,在他这里居然一文不值。
感觉储君之位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拖累一样。
于是他说:“朝中大臣都说你最合适。
你若是不愿意做储君,那你看看你的诸位皇兄皇弟中谁最合适?”
沈修远说:“儿臣自幼在外长大,并不了解皇兄皇弟们,但儿臣相信父皇自有定夺。”
楚皇说:“朕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你大皇兄昏庸无能,不是当帝王的料。
他若是当了皇帝,朝中必定会出奸臣,危及江山社稷。
你三哥倒是有些手段,但是为人阴鸷,心狠手辣,若是在战时,他是当帝王的最佳人选,然而如今是太平之时,百姓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所以,他也不适合。
其他的那几个,不是附庸你大皇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