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谥号乃是后人给驾崩后的帝王所敬上的。
即便是刘彻身为汉室天子,也无法管得了后世给他所上的谥号。
没有一个皇帝不在乎自己在青史上的功绩,不在乎自己在后世的名望,不在乎天下人对自己的看法。
若他真得不在乎这一切了,那恐怕离亡国也不远了。
更何况,刘彻继位之初便在全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之理念,究其根本,不过仁孝。
仁者,首先便是对待父母之仁爱。
孝者,孝悌也,百善孝为先,对待父母之孝,乃是儒家学说立身之根本。
在刘彻遵循礼法,给太皇太后守孝一年的时候,竟然传出了不孝太后之举,岂非是刘彻在打自己的脸面,把自己的话放在脚底下踩?
天下人首先绝不是认为是王太后不慈,而是认为错的是作为亲子的刘彻。
圣人说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一个不孝的帝王,何以在天下推行仁孝的儒家?
而刘彻本人,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绝不是没有感情的。
王太后此等,可谓诛心。
所以当刘彻带着魏其侯窦婴,文锦翁主前来太后所居殿阁时,王太后胸有成竹地跪坐在上位,脸上虽然没有一丝笑意,但是眼中却是划过得『色』。
她早就知晓刘彻定会抬出窦氏来。
只不过太皇太后去后,窦氏定是要失势的,她根本丝毫不把窦氏放在眼里。
平阳长公主及隆虑长公主行礼过后,便带着宫人皆退了下去。
平阳长公主在临走之前,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着白『色』素服,显得更为俏丽的苏碧曦。
王太后抬手止住几人的叩拜,径自看向刘彻,“彘儿,你来此,可是要答应阿母的几个请求?”
刘彻容『色』冷凝,目中透出寒意,“儿子今日与魏其侯,文君前来,是有一些话要与母亲商谈。”
“你带魏其侯来,我倒是懂的。那你带这个半路出家的宗室女,是来给我们煮茶的吗?”王太后讥讽地看了一眼苏碧曦,冷笑出口。
“臣女确是来给诸位煮茶添水的”苏碧曦不动声『色』,柔柔地笑了笑,却是指了指内室的幔帐,“只是不知武安侯隐于此,见陛下而不跪,又是所为何事呢?”
刘彻跟窦婴皆吃了一惊,他们都未曾察觉到内室之中还有人在,不想田蚡竟然藏于此。
王太后见被戳穿,却没有丝毫难堪,头发都不曾动一下,“田蚡,你既是要拜见陛下,便出来吧。”
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