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斯巴尼亚传说中的绿牙珍妮才能与之媲美。
伊凡捂住鼻子,他看到对方嘴巴里的两颗门牙黄得像上了釉,其他的牙齿不是已经黑黢充血,就是东倒西歪,还披上几道深色的裂纹。
“您瞧瞧,里面长了许多疙瘩。”
“有人说是鹅口疮,我却觉得不像。”
旁边的帮工厌恶地捂住了鼻子,按照道理他的鼻子已经不算是灵敏的了。
可是他从一开始就清楚地闻到,对面这个老太太头上涂了一层臭气熏天的发油,现在张开了嘴巴,现场简直就像是被臭厥鱼挤满了。
伊凡感觉自己眼睛有些酸痛:“快,快闭上嘴巴。”
“我已经知道你得什么病了?”
他连忙将一包药物扔了过去,连钱也没有收,直接让她走了。
“谢谢您,感谢您的慷概。”
“我会为您祈祷,希望主保佑您的一生。”
那老太太拿到药之后,生怕伊凡后悔,一边点头哈腰,一边死死抓住自己的拿到的药,三步并作两步走,不一会儿就跑得没影了。
伊凡在无语的同时,内心隐约有些后悔。
在古代欧罗巴世界里,人们普遍没有牙齿清洁的观念。
蛀牙是当时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医学家发现牙洞和被虫蛀的木头很像,所以他们认为牙痛是由藏在牙齿里的“虫子”引起的。
后来医学逐渐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龋齿和牙齿表面的洁净有关。
不过只有体面人才有资格管理牙齿健康,方法就是用蘸满砖灰、骨粉等粉末的布片擦一擦牙。
但这种刷牙方式不仅会磨损牙釉质,布片本身还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大多数时候,他们越是刷牙,牙齿就越烂。
伊凡顿了顿便让第二个人上前,对方一副讨价还价的样子。
“去吧,拿着这个药带回家煮。”
那女人也是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当然,也没有收钱。
伊凡给她们两个人的药都是一模一样的,里面无非就是些“芦根、雏菊干、细辛”,这些都是从克雷克医师的药房里找来的。
别忘了,早年的克雷克医师还算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收集来的几十个药方里面只怕还是有一个是有用的。
而且每一个方子,伊凡都仔细看过了,以他后世之人的眼光,可以保证所有的药物都吃不死人。
大多都是常见植物的根茎、花朵,要说能够为此花上多少钱财都难说。
“头晕眼花?还有鼻涕。”
“是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