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了湘军旧部,但也是大不如前了,而朝廷对湘军也多有猜忌,所发军饷往往一拖数月,文正公去后,湘军每月的饷钱更是十存一二,臣曾在在鄂做过一任巡抚,深知湘军的境况,许多士卒一餐连两个窝头也难吃上,若不是无路可走,这些将士也不会落草为扣,各省督抚深知其中原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到这话方怀不由震撼了,对于历史上湘军受清廷猜忌方怀也有所了解,却没有想到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一个国家的腐朽总是从内部斗争开始的,方怀不记得这是谁说的话了,但他觉得很有道理。一支拥有如此赫赫战功的军队,竟然遭受这样的待遇这不能不说是国家的悲哀。
湘军成立还在楚军和淮军之前,是中国最早使用近代化武器的军队,其战斗力远在腐朽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之上。这些拥有战斗经验,初步接受了开放教育的士兵可都是国家的财富啊。方怀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安抚这些心伤的将士,再次让他们为国家所用。
方怀将他准备按照西洋军制编练新军的想法告诉了彭玉麟,彭玉麟显得十分激动,还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在平壤与日军血战,至死不退的*名将左宝贵。甲午战争中,左宝贵率领五千士卒千里驰援平壤,结果他不到三日就赶到平壤,粉碎了日军突袭平壤的计划,若不是其后清军主将叶志超临阵逃跑,致使左宝贵孤军奋战,被日军炮火炸死在城楼上,日军能否攻下平壤还是问题。
就这样,在方怀亲政的第一年,湘、楚、淮三军开始了选拔精锐改编新军的过程。三军各选拔一个师规模的部队,共五万人,分别称为湘军第一镇,楚军第一镇,淮军第一镇,作为以后扩建的基础,由左宝贵、刘铭传、聂士诚分任三镇统制。三镇均聘请西洋教官成立作训处,负责军队训练。
军官方面,洋务运动派往国外学习军事的学生已回来两批,这些人大多都在这三军中,其余的人我也迅速将他们调配到这三支军队,这些人可都是大清的宝贝疙瘩,方怀可不能让他们在那些绿营中与之同朽,若不是他现在年纪太小,他一定亲自接见这些人,以收拢人心,不过他还是亲发了圣旨慰问他们,可以预见这些人将来一定是这些军队中的脊梁,有了他们的支持,自己就有了改革的后盾。而且还要继续选派优秀的学生到外国留学,除此之外,方怀还命人建立了几所下层军官的速成军校,规定三镇所有下层军官必须轮换到军校里学习一年。
除了解决编制和军官的问题,还有就是装备的问题。这三支军队原本都装备了火枪,但这些火枪的型号却是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