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三流感情片没有差别,但《宝石花》这部片子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作为影片男主角的班主任从头到尾都没有露出正脸。黎妍有意规避,让镜头一直落在巧巧的脸上,男老师只出现背影或身体。
仿佛一只幽魂血淋淋的眼睛,旁观了少女受难的青春,整部片子更像是一部巧巧的独白。
影片中有一幕让祝霄鸣印象很深刻,巧巧在班主任的鼓励下重拾了舞蹈。
傍晚的舞蹈房里,夕阳斜照,四面镜子闪着暖融融的光,旋转着的少女漂亮得像是宝石花晶莹的花瓣,她从那些发光的镜子里偷看着男老师,镜面照出了无数个老师的身影,分不清真假虚实,唯有少女眼中雀跃孺慕的情愫那么真实。
巧巧不一定真的爱班主任,但在那个时刻,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拉着她从漩涡里脱身的浮木。
她不敢不爱他,甚至说服自己把满心的爱意投注给他。
这样的巧巧充满了濒临崩毁的美。
黎妍的镜头语言比起《浮城夏日》的时候更夸张了,她让小小的镜头变成了窥探巧巧人生的窗口。
巧巧得到老师肯定后的欢欣,和陷入畸恋的矛盾,拉锯撕扯着,激烈的矛盾把每个荧幕前观看的人拉入急流。
影片的最后,巧巧无法伤害老师的妻子,终于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单恋,然而她所以为单方面的暗恋,其实都是老师刻意为之。
这个中年男老师并没有乔乔想的那么好,他不是什么英雄,在他过往的生活里从没有过这样瞩目的时刻,漂亮女学生的爱慕让他仿佛置身云端,享受到了掌控的滋味。
巧巧主动抽离,让他恼羞成怒,他不愿意结束这种关系,于是强暴了巧巧。
老师丑恶的嘴脸让巧巧的梦破碎了,从浮木之上跌落的同时,打破了那个纤弱的自己。
她把所有写了老师的日记烧毁。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黎妍让画面定格在巧巧的双眼上,她把过去付之一炬,冷眼看着日记本烧成灰烬,直到最后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故事停在这里,黎妍并没有说巧巧的未来到底如何,但这部电影已经足够让人震撼。
四周的灯亮起,祝霄鸣从电影里醒过神来,还有些恍惚。
这是黎妍生前拍的最后一部片子,就连自杀前也在为之奔波,电影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导演内心的写照,从《宝石花》中巧巧濒临破碎的情绪里,其实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黎妍当时应该也深陷在痛苦与挣扎之中。
可是,巧巧明明选择的是烧掉一切,为什么黎妍却自杀了,这又有些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