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笔墨祭(2 / 2)

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恳挂。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启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我相信,后代习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谁也不能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最新小说: 都市之巅峰战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被继妹抢亲,我嫁猎户过红火日子 三角洲之一畜到底 超级女婿 影帝:我谢谢你哦 现娱:璀璨星途 四合院,从七级工开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龙族:从盛大登场到完美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