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了刘存的强大实力,以及刘存对麾下心腹不遗余力的举荐,不约而同放弃各自心中的小算盘,将全副精力投入到政务之中。
为了让九月初九的琅琊书院落成典礼成为享誉天下的盛会,刘存在珠山停留的七天里,每天都带上越来越聪敏能干的义子刘振前往各大工坊,检查各种新技术的运用情况,再次重奖一批在技术创新和改造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匠师。
三日后,刘存前往三十五名各工坊匠师和三名蒙学资深先生秘密干了近一年的山下院子,对秘密研制半年多的雕版印刷技术及数十次改良后的油墨进行鉴定,随后在刘振的统一指挥下,开始小心翼翼地印刷三千本《论语》和三千本《道德经》。
被授予重任的刘振和所有参与人员无比兴奋,近五十人一年的不懈努力是多么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三种纸张和雕版印刷术的研制成功包含了多少人日日夜夜的心血和希望,也逐渐明白由此给天下带来多么巨大的震动和改变。
因此,面对一张张刚印刷出来散发着幽默芬芳的书页,三名德高望重的蒙学先生和不少匠师眼里闪烁着泪花,哽咽地说有幸参与这件旷古烁今的大事,死也值了!
经过两天的印刷,六千本书籍的印刷任务顺利结束,所获效果完全达到刘存的预期,看着洁白纸张上印刷精美字体清晰整齐的一行行字体,看着一沓沓印刷书页在工匠们手里装订成册,刘存禁不住悄悄出了口长气。
虽然在学堂先生们和大多数雕刻匠师的反对下,刘存没有坚持使用标点符号,但走到今天这步刘存已经感到满意了,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任何的革新与传统观念的改变都不能一蹴而就,都会遇到各种顽固观念的阻挠,要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树立起一套新思想新体制,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地进取,才能达到目的。
放下桩心事的刘存并没有多少兴奋感,相反,麾下文人和工匠们对他诸多改良措施的抵触,越来越令他感到焦虑。
面对观念上的顽固阻力,刘存回到家里彻夜难眠,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权衡,刘存决定不再等待,不再费尽心思去一个个说服,而是以自己的强势冲破所有阻力,彻底改革极不科学严重阻碍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旧有度量衡体系,把他精心制定却在长达半年多时间里无法推行的“度量衡新制”全面推广开来,以达到迅速提高生产效率、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制定出科学统一的产业标准体系,哪怕碍于朝廷禁令不能推而广之,刘存也要在自己麾下规模越来越大的各大工业企业中强制实行。
红日从遥远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