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我们书院。”
刘存望向脸膛方正隆鼻虎目还留着一部美髯的申屠蟠,连忙站起致礼:“公孙伯焘先生时常和在下谈起申屠先生的铮铮傲骨和诸多轶事,在下心中一直期盼能见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申屠先生,今日托郑师之福,终于如愿以偿了。”
众人大为惊讶,想起刘存身后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心腹幕僚公孙沛,立刻就释然了。
年近五十的申屠蟠很吃惊,客气地站起非常正式地回个礼,深邃明亮的双眼一直盯着笑容诚恳的刘存,好一会才大声赞道:“传言刘子鉴仁德宽厚,满腹锦绣,为人坦诚豁达,做事只重实效而不拘小节,今日一见,方知此言不虚啊!”
“先生客气了,先生请坐,您不坐,在下也不敢坐。”刘存一直保持着双手致礼的恭敬动作,最后一句话出口,再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申屠蟠不禁莞尔,拱拱手大方地坐下。
邴原收起笑脸,故意询问刚坐下的刘存:“子鉴今夜前来有何指教?”
刘存望一眼身边含笑不语的刘晔,无奈地苦笑道:“给我刘存十个胆子,也不敢到荟萃天下英杰的琅琊书院来指教,哪怕小心翼翼说句话,也得先再三考虑后果,反复权衡会不会被天下士子的吐沫淹死。”
众人哄堂大笑,笑声中充满自豪和满足,对面的国渊边笑边说没想到子鉴如此风趣,众人连声附和,郑玄的爱徒郗虑笑说刘存不但风趣也很狡猾,再次引发阵阵笑声。
等众人笑够了,郑玄才轻咳一声:“在此,先恭祝子鉴高升郡守,可喜可贺啊!上午子扬将事情原委都和我们说了,大家都为子鉴感到高兴,因为子鉴,咱们琅琊书院才有了保障,师生们才能致力学问,不至于被朝廷和地方那些权贵们喝来唤去,能够心无旁骛潜心研习,所以,大家都感激子鉴,真心为子鉴的晋升由衷高兴。”
众人满脸愉悦频频点头,郑玄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身为学监的邴原还特意向刘存拱手致谢。
郑玄接着说道:“子鉴的来意大家都明白了,心中颇多遗憾,子鉴知道,要不是你建起这座大汉首屈一指的琅琊书院,要不是琅琊国君、糜子仲和子扬为我等上下斡旋,顺利避过一次次烦扰,老朽等人恐怕早已经被朝廷重臣三番几次下达的征辟令折磨惨了,今天大家还能相聚在堪称人间净土的琅琊台下,轻轻松松地专注学问把酒论道,还得感谢子鉴啊!只是,老朽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只想和同道一起,尽快整理收集回来的历代文献,修补古今典籍,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东西,所以,只能对子鉴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