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时期,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达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明初与之相比是望尘莫及,即便在连续发生了自然灾害后的崇祯年间,尽管相对于万历时期,经济有所衰退,但在总体上,远远高于明初则是不成问题的。经济是更繁荣了,生产力是更发达了,而国家的财政却是显得更加困难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带着这些疑问庞刚研究了好些日子,得出了一下几个结论,
1.明代的税收过低,农业税低,商业税更低。
2.明代的税收几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
3.明代晚期人们对任何一次增税的行为都叫苦连天,以至当政府试图增加赋税时阻力重重。
庞刚越研究越是生气,那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亲自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朱元璋这么一规定不打紧,老朱死后,每当他的后世子孙没钱想要加税时,就会被下面的文官集团用这条“祖训”给挡回去,于是乎朝廷越来越穷,下面以文官为代表的商人集团越来越富,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破产的农民也不停的增加,最后老朱家就是这样把自己给玩死了。
庞刚可不想重蹈老朱家的覆辙,这几年庞刚麾下的军队发展得很快,但用军队用的钱基本上都是庞刚自掏腰包,用的都是他发展畜牧业、养殖业、种田和卖盐的来的银子。
每年光是军饷的开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若不是庞刚还有那本变异的撑着,恐怕庞刚早就破产了。以前庞刚还没和朝廷正式翻脸的时候,也只是严查偷税漏税,三十税一虽然不多,但那些商人却依旧想方设法的偷税漏税,后来庞刚发了狠,整治了几个闹腾得特别厉害的家伙,查封了他们的商铺,那些商人这才老实了些。
但是前些日子庞刚新订制的税率出台后,这些商人士绅终于坐不住了。两成的税收,相当于以前要交一两银子,以后却要交六两,这可是六倍啊!这如何不让那些商贾跳脚呢。
闻人君也是挑眉通眼的人,看到庞刚的脸色,他就知道这件事庞刚已经是下定决心绝对是无法挽回了,想了想,闻人君有些不放心的问道:“王爷。那孔老爷子那边........”
庞刚面无表情的道:“孔老爷子那边也不例外,虽然他是本王的岳父,但也要照章纳税,这是铁律,谁也不许动摇。”
“是!”
闻人君一咬牙,抱着那撩公文走了出去,消瘦的身影有几分决绝的味道。他刚才可是从庞刚的语气里听出了几分味道,要是自己这件事干不好,说不定真的要被撸下来。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