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率领这支庞大的军队出征。
这让人不禁心生疑虑:李渊真正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难道他的目标并非东方,而是关中地区?
这二十万大军,是否只是一个迷惑敌人的诱饵呢?
经过朝廷长达一个多月的深思熟虑和反复商议,最终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李渊真正的目的极有可能是关中!
这个结论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这只是一种猜测。
毕竟,谁也无法猜测李渊的心思,李渊的心思难以捉摸。
面对这样的局面,朝廷上下都感到十分棘手。
虽然大家都明白,应该尽快驱逐并州军,以解河北之围,但事有轻重缓急。
如今,河北的求援战报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飞入洛阳,形势紧迫至极。
朝廷却不敢轻易调动兵力去支援河北,因为他们更担心李渊会趁机杀入关中。
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一旦被李渊占据,其势力必将如虎添翼,难以遏制。
相比之下,并州军在河北的劫掠虽然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与李渊占据关中所带来的威胁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尽管洛阳的朝廷心急如焚,官员们也都忧心忡忡,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暂时放下对河北的救援,先派遣卢植去镇压荥阳的起义军以及南阳的叛军。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非常明确,其一便是要彻底消除旋门关所带来的潜在威胁。
防止并州军南下并趁乱杀入河洛之地,不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而另一方面,则是要打通中原与荆襄地区通往洛阳的道路,以确保中原的粮食以及荆襄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洛阳,进而抵达关中那十万大军的手中。
如今朝廷在关中的兵力比洛阳还要多。
卢植凝视着眼前的天下地图,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重的压力。
并州就如同天下的中心一般,牢牢地牵制着他的心神。
无论是河套平原、燕山山脉又或者是关中平原,无论李渊接下来选择对哪个方面动手,大汉都似乎难以有效地阻止他的行动。
这三处地方,任何一处落入李渊之手,其势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扩张。
届时,他境内的军民数量恐怕将会超越三百万之众。
按照李渊的军制,三十万大军简直就是唾手可得。
一旦他完成了内部的整合,那么下一次出手时,无论是关中还是河北,大汉又如何能抵挡住他的攻势呢?
这一刹那,卢植瞬间明白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