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了一声就下了楼。
楼下等在大堂的两人没有看到人下来。
“人呢?”
小二,“客官说梳洗了就下来,请官爷稍等。”
那两人看了眼二楼上的那扇门,又在大堂的条凳上坐下。
掌柜让小二上了一壶好茶,小心翼翼地问,“官爷,这两人可是犯了什么事儿?”
那两人瞪了他一眼,“问这么多,是想通风报信吗。”
掌柜的连连摆手,“不是不是!小的都不认识她们!”
他不敢再多说话,跟着小二又缩到了高柜后面。
不知是不是因为两个带刀的官兵在,整个客栈都静悄悄的,好像后厨烧水的声音都小了。
两个官兵一壶水都快喝完了,耐心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若不是说可能是成王妃,不好冒犯,他早就提刀踹门了。
从禹州发来的画像,本来谁也没有放在心上。
结果今儿杨小姐到刺史府看到了画像,才说好像见过画像上的人。
两人这才赶来。
找王妃,可是不可多得的功劳。
其中一人等得隐隐有丝不耐,“怎么这么慢,梳洗要这么长时间吗?”
另一人站了起来,“不等了,上去看看。”
两人径直上楼。
“官府协查,还请开门配合。”
门内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两人相视一眼,随后抬脚一脚踢开房门。
屋里哪里还有人。
窗子大开,一张条案竖卡在窗子上,一条床单绑在上面。
两人冲到窗边,七八件衣服连着床单绑在一起。
姚十三和丹娘早就带着三个孩子逃之夭夭了!
两个官兵的脸色一变,“人跑了!”
本以为是立功的时候,现在怕是要掉脑袋了!
姚十三幸好为了方便,提前租好了马车。
她现在和丹娘带着孩子躲在马车上。
谁也不敢大喘气,现在金州有多少追捕的人她也不知道。
周从显说晚上要带芙儿去吃金州最有特色的火饼。
现在只能等着等会儿他来发现。
姚十三轻叹了一声,绕来绕去,反而只有周从显最靠谱。
*
姜兴尧在边州就先接到了段飞扬的信。
虽然丹娘的话伤了他,但他还记得周大人的知遇之恩,还有姚娘子对他的妻女多有照顾。
现在姚娘子遇了难,于情于理他都要给姜大人去一封信。
姜兴尧才到边州两日就接到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