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干了十年的老师傅!
这臭小子八成是来捣乱瞧他们笑话的,不如干脆将其赶走。
瞧着几人脸上逐渐凶煞的神情,少年并无一丝惊惧之意,只开口道:“诸位,在下姓陈,官渡人氏。”
此言一出,几人顿时变了神色。
那可是官渡陈氏!
陈氏之人,自然不可能编瞎话唬人玩。
“还请陈小先生赐教。”
这样的场景,同时出现在了洛阳与长安的众多纸庄当中。
陈氏弟子携造纸术走入民间,将知识与财富的种子埋下。
将造纸术捏在手里,固然能带来大笔收益。
可如今的陈家,却最不缺这些黄白之物。
用造纸术换陈家的口碑更上一层楼,并不亏。
况且,陈家还要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
“在陈氏书行,十文钱就能买一本书!”
这消息一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沸腾了。
要知道,在数天前,十文钱只能买到一张纸,还是最差劲的那种。
众读书人,无论是黔首,还是世家子弟,都拥入了陈家书行。
寒门子弟抱着书籍,几乎要喜极而泣。
原先书价值昂贵,他们自然买不起,需要什么,只能买了纸手抄。
更穷些的,连买纸的钱都不够。
只能用最差的纸,以蝇头小楷在纸上书写,墨洇开,糊成一片。
瞧着极为费劲。
而如今,即便是不省吃俭用,他们也能够买得起需要的书籍。
而且陈家书行的书,不仅有市面上流通的那些。
甚至还有一部分是陈家的典藏!
他们若能将这些读明白,自能对日后大有裨益。
世家子弟与官宦子弟拿到陈氏书行的书后,粗粗一翻,都有些震惊。
这书所用的纸,竟比他们原先一两银子一本买来的都好。
且书中字迹工整,无半点修改痕迹。
瞧着便让人神清气爽。
也不知陈氏去哪儿找的抄书人,莫不是专门培养的?
怎么每本书的字迹都是一样的工整利落。
毕竟原先的那些书,若不仔细挑选,便很容易选到字迹不大工整的,读起来费劲。
甚至有的书前几页字迹娟秀,后面便东倒西歪,糊成一团。
简直令人气恼!
霎时间,造纸术与印刷术再次将陈氏的名字吹入了天下人的耳中。
提及陈氏,人人都是赞不绝口。
“书和纸的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