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我也陪你一起闯。”
赵奕的身子顿了一下,他转过头,看着那双近在咫尺的,亮晶晶的杏眼。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楚嫣然的脸颊,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温柔。“好。”
……
南平郡的百姓,自发地凑钱,要在城里给赵奕立一座生祠。
这事传到赵奕耳朵里,他当即就给拒了。
“立什么生祠?我又没死。”
队伍启程返京的那天,整个南平郡,万人空巷。
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手里提着鸡蛋,拿着烙饼,拼了命地往马车里塞。
“大人!一路顺风啊!”
“活神仙!您可要常回来看看啊!”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赵奕掀开车帘,回头望去。
只见郡守杨健,长长地跪在城门口,对着远去的车队,行礼。
赵奕放下车帘,心里百感交集。
……
归途,快马加鞭。
原本需要半个多月的路程,硬生生被压缩到了十天。
十天后,队伍抵达洛阳城外。
而此刻的洛阳城内,关于赵奕在南平郡的事迹,早已传得是沸沸扬扬,版本众多。
从最初的“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到后来的“神机妙算,智斗奸商”。
整个洛阳城都在议论这位传奇的钦差大人。
“听说了吗?那赵大人是越来越神了,我给你说白狗身上肿肯定不是他写的,肯定是谣言!”
“可不是嘛!我听我大姥爷的二表哥的大孙子说,那首诗是赵尚书写的!”
“我滴个妈呀!我就说嘛!这谣言真不能信啊!大家都误会赵大人了”
……
皇宫,御书房。
武明空看着手里的奏折,脸上表情是精彩到了极点。
“关门杀猪?”
“不贪功,反将所有功劳,都推到朕的身上?”
她放下奏折。脑子里却在想这个狗东西的身影,一个月没见还真怪想这狗东西气我的!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南境。
镇南王府。
身穿蟒袍的武德,正听着手下的汇报。
“王爷,那赵奕,在南平郡,只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就平定了粮荒,还顺手把周边几个郡的粮商,给一锅端了。”
武德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哦?”
他身边,一个身穿青衣,留着山羊胡的文士,轻笑出声。
此人正是镇南王麾下的第一谋士,陈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