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儒家步法绝学麟趾步,于小范围内挪移,灵巧、变化兼备,并且还有很强的耐力,虽然是理论上九品武者就能修炼的身法,可品质相当优秀,仿麒麟落步之姿,以德斧人,不战而屈敌。
何况,就算麟趾步向来不以直线冲刺距离著称,徐永生也还有与之匹配的武夫绝学云雀纵。
这就是颇为强调直线冲刺速度乃至于腾身纵跃的本事了。
而且,既然以“云雀”为名,其灵巧性同样不差。
徐永生经过修行与练习,麟趾步迈出,“仁”之玉璧、“义”之古剑、“礼”之编钟震动之余,武夫意气枪、煞气刀和精气甲,同样为之震动,令他一门步法同时身兼两家之长。
再加上七品武者的底子,徐永生此刻在山林间挪腾,比真正的云雀都要更加灵巧迅捷。
另一方面,在修成儒家第三枚“仁”之玉璧之后,学宫罗毅、燕德那边也传给他一些七品武者才能接触和修习的儒家绝学。
当前他就满足修炼条件的是百川学海,典出《法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一说,掌势颇为雄浑浩大,绵延如江河归海,攻守兼备,化解对手攻击的同时,仿佛澎湃巨浪一般给予反冲反击。
基础要求是儒家武者至少已经养成三枚“仁”之玉璧,一方“信”之印章,一组“礼”之编钟和一块“智”之龟甲。
除了五常之仁,其他要求看似都不高,但凑在一起同样不容小看,也因此这门掌法实战表现非常出众。
好在徐永生已经完全达标。
只不过路需要一步一步来走,徐永生这段时间主要练习射术和麟趾步、云雀纵,所以将百川学海的学习稍微押后。
或者应该说,他这段时间完全沉迷在游射之道里。
也就是一边配合步法移动,一边放箭,而非以前那般大多是定点张弓放箭。
黄云观下山里,第一晚谛听带回的消息没有多少价值。
好在第二晚,徐永生没有继续空等。
这一夜谛听带回的消息乍一看有些八卦。
消息倒是跟黄云观有关,却是提及里面一个烧火道童下山,往距离此地最近的集镇,去寻人鬼混了。
令人感慨许文通许道长教导有方的同时,这条八卦消息也提示徐永生可以行动了。
就算许文通也有相同爱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也不至于放任道童偷偷离开道观去镇上逍遥快活。
想必许道长确实是应邀前往东都了。
并且这一去,日子还不会少。
否则那道童也不至于干脆住到镇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