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什么事,顶多私下处置,而且不会动刀兵更不会动弓弩的。”
徐永生:“鹿娘子一诺千金,深明大义。”
既然说到刀兵弓箭上,鹿婷便即随口问道:“那张弓你用下来感觉如何?”
徐永生答道:“鹿娘子是大行家,弓自然是好弓,不过箭的话,我感觉还能再稍微重一点。”
鹿婷:“这个简单,三娘子之前也说她要重新选弓和箭,等她回来后咱们再一起去挑挑看。”
徐永生:“好啊。”
不止是之前鹿婷帮忙挑选适合儒家武者的轻弓。
徐永生前段时间通过夜市,也终于成功找到一张合自己心意的重弓。
无需怀疑,那是一把自军中流落出来的大弓。
便是箭矢,也是配套特制的,数量有限,令徐永生需要盘算使用,如果消耗过大,事后不方便补给。
这样的强弓,和硬弩、铠甲、长柄重武器一样,在当面官面上都是被管制的。
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强弓一个人根本拉不开,和巨弩一样理论上需要机关绞盘才能上箭,说是巨弓模样的重弩也不算过分。
一张弓拉满了,以徐永生七品武者的底子,又通晓炼体武学龙吟铁布衫,也要躲着走,射不中便罢,如果挨人一箭,血肉之躯仍然抵挡不住。
如此强弓流失出来一批,徐永生买下,算他捡着了,后续箭矢补充自然不好强求。
当然,价格令人非常肉痛。
也就是徐永生如今在学宫同批学生里足够出挑,得了学宫一定的嘉奖勉励或者说资源倾斜,帮他省了许多,如此囊中积累一番才能购置那等强弓硬弩,但大出血下仍然叫徐郎君的钱包再次瘪下去。
他跟鹿婷聊天的同时,有学宫助教招呼,二人连忙上前,与其他学生一起在国子学博士许书明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学宫正门。
东都学宫司业罗毅和太学博士燕德以及出迎的老生,这时引着客人抵达。
现任学宫祭酒此番没有来东都,带队的是关中帝京学宫司业,大家一般称之为学宫西监司业,与东监司业罗毅相对。
其人姓赵,和如今东都学宫太学博士燕德一样系出名门,乃是与燕氏、韩氏、魏氏、齐氏等并称的天下第一等名门世家。
去年东都千秋节大劫中负伤的右监门卫大将军赵振坤,同如今这位关中帝京学宫的赵司业,乃是同族。
赵司业其人,风度翩翩,同东都学宫这边的国子学博士许书明类似,说话间令人如沐春风。
东都学宫这边,但凡在场的出众学生,他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