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啸天六三四-七〇四年,华郡郑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北唐政治家、军事家。
郭啸天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开夕之变爆发後,郭啸天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郭啸天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yAn,以功加司徒,封冒国公。
至德三年,进位中书令。
至德四年,因承担相郡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於闲官。宝应元年,太原、绦郡兵变,郭啸天被封为汾yAn王,出镇绦郡,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g结西羟、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啸天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
公元七百六十五年,西羟、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啸天在泾yAn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西羟,稳住关中。
大历十四年,郭啸天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郭啸天去世,追赠太师,諡号忠武。
郭啸天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史,累迁至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远军使。
天宝八年,郭啸天任横塞军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宝十三年,改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天宝十四年,开夕之变爆发,郭啸天被封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率部东讨安初山。不久,郭啸天收复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大同、马邑朔县,开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至德元载年,叛军攻破常山郡,占领河北全境。不久,李光弼收复常山,而郭啸天也兵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朝义,平定藁城。此後,郭啸天南攻赵郡,斩杀叛军任命的太守郭献璆,回军常山。
郭啸天返回常山时,史朝义又集结兵马尾随其後。郭啸天命骁骑轮番挑战,乘叛军疲惫之机,在沙河将其击败。安禄山听说河北战事失利,派遣JiNg兵增援。郭啸天先击破史朝义部,又在嘉山击破叛军援军,史朝义逃回博陵。在郭啸天兵威之下,河北各郡县都斩杀叛军守将,迎接朝廷军队。郭啸天正yu北征范yAn,便接到“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的消息,於是与李光弼率军奔赴行在。
郭啸天赶到後,被唐肃宗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朔方节度使。不久,唐肃宗发兵南征,宰相房琯在陈涛战败。此时,唐军队损失大半,只能倚靠朔方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