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摇了摇头:“黎院士,您是对的。‘磁场系统’的潜力已经被我们优化殆尽,如果真的想要继续延长点火时间,无论如何,‘超导材料’方面,都是我们过不去的坎,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办法。”
确实,如果说华国的超导材料潜力是50,而国外那边的是100的话,east这边,已经将国内的潜力发挥到了49,而欧洲那边,虽然只发挥了45%的潜力,但人家只要再做一个200潜力的材料,国内又拿什么去追?
一条破船修修补补能够发挥出来的功效,终究比不过再造一艘最先进的新船。
黎院士叹了口气:“唉,也是,现在又到了我们拼基本功的时候了,只可惜……”
他完全能够想到,以后国内的可控核聚变事业,如果不向国外低头的话,恐怕会有一段苦日子过了。
“黎院士,如果east这边进展不大的话,为何不考虑换一个方向发展,反物质工程这边的大门,也永远向您敞开,当然了,李正武老先生也一样。”
人家正不爽呢,而刘峰这家伙非但不说两句好话安慰,反而挖起了人家的墙脚,真是不为人子。
黎院士却也摇了摇头。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真的不会放弃的,因此最终还是婉拒了这货的好意。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其他人来说,在自然和科学这种世界级顶刊上投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对于刘峰来说,却并没有那么的困难。
哪怕不考虑他身上自带的“21世纪爱因斯坦”的光环与良好的学术声誉,以及他和编辑部过去的合作关系,光是可控核聚变这个单词背后的份量,就足以让科学的编辑部认真对待了。
数据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论文很快通过了审稿,并且成功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登刊。
而随着他这篇论文的发表,再加上华国爆料出来的发生在east装置上的奇迹之后,几乎整个等离子体物理学界都为之沸腾了。
1300秒是什么概念?
就在一年前,各国托卡马克项目的研究,都还在以秒为单位的突破上较劲。
然而随着east和刘峰的这篇论文的相继登刊,直接将各国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甩开了一大截。
虽说iter这边,已经在进行1200秒的点火工作,但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始,这个1300秒带来的震撼,继续震惊了所有关注着这台装置的学者。
尤其是注意到east装置用的只是普通的“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