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过来时,发现地基已经打好了。
村长笑呵呵地说:“大伙儿对村塾都很关心,以这速度,估计十天左右就能建好。”
这村塾的房子并不怎么讲究,主要以宽敞为主,建个两三间就行,是以不用费什么功夫,建起来很很快。
郁离和傅闻宵看了一遍,没在村里多待,又回县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要是傅闻宵要去县城找先生。
其实也不必他去找,只要放出风声,说他想给青石村请个先生,并且愿意抽空指点对方的文章,多的是人过来,甚至还有秀才都来了。
傅闻宵没想给村塾找秀才,太过大材小用,第一个否决的就是秀才。
童生倒是可以。
很快就定下一个性格温和、耐心极佳的中年童生作为村塾的先生,并与他签了契约,以一年之期为主,等村塾建好后就让人去上任。
在傅闻宵和郁离又回村里查看村塾的建造时,傅闻宵告诉村长和族老们,村塾的先生已经找好,找的是一个童生。
族老们喜出望外,没想到居然是童生,他们还以为只是识字的读书人。
这年头读书人不少,只要识字的,都能自称一句读书人。
但童生大多都想考秀才,他们可不会去教村里的小孩子,给人当先生,以免摊上一堆麻烦事。
就像当年的郁老大,考了十几年考不中后,就将希望放在两个儿子身上,宁愿在县城的米铺当账房赚钱给两个儿子读书,也不想回村里办村塾教那些和他无关的孩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是村里人没想过要找郁老大当先生的原因。
就在村塾建得差不多,郁琴也出嫁了。
郁琴出嫁这日,郁离和傅闻宵正好回了青石村。
见到他们,有人问道:“离娘,你们咋回来啦?听说今儿是你们家琴娘出嫁的日子,你不去喝喜酒吗?”
郁离道:“我们待会要和村长他们商量村塾的午饭之事,没空过去。”
众人一听,哪里还顾及今天是不是郁琴出嫁,纷纷询问这午饭有什么。
这午饭可是关系到他们家孩子,众人都很关心。
郁离道:“等我和村长商量好,再让他告诉你们,不过你们放心,肯定会让孩子们吃饱的。”
要是没吃饱,怎么读书?
“好的好的。”村民们都很热情地说,“离娘你们赶紧去忙,我们就不打扰你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两人离开,村民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