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逻辑,并引用了近几年行业内相似案例作为支撑,避免了与往期数据打架。在关于高价备料的折价核算上,她也依据最开始的采购策略的备忘说明做出区分。连材料分摊比值的设置也参照了国外的材料消耗比对模型。
每一条回复,都逻辑严密,有理有据,直击要害。
尤其是对几笔备受争议的关联交易的解释,艾明羽从业务的必要性和价格公允性两个角度切入,拿捏着轻重缓急,比赵丹自己组织的那版回复,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这些问题,正是赵丹这几天冥思苦想,却始终难以找到突破口的难点。
赵丹是做财务出身,对数字敏感,做事细致,但对于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和投资人的思维逻辑,却始终隔着一层。
艾明羽不一样。她在春丰时便是从一线PE做起,深谙投资人的“七寸”在哪,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每年跟CFO核算报表时关心的问题,与红湖的人别无二致。
她的视角,天然带着“买方”思维。
“这些都是……艾总您整理的?”赵丹抬起头,看向艾明羽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异色。
艾明羽淡淡地点了下头,“我之前在春丰,每年跟各家核数时都有存档,挑出些能用的给你们做参考,大体思路是对的,你们照这上头的明细往下编就好。”
赵丹心下了然。怪不得,难怪那群PE像饿狼般盯着她穷追猛打。原来是抓住了她的短板。
不过编这个字…就差直接挑破杨裕田在账上的手脚了。
她握着那迭资料的手紧了紧。方才那些由嫉妒生出的猜测,此刻却如鲠在喉。若不是这些及时的雪中送炭,红湖还指不定能借此压下多少估值。
想到这处,她看向艾明羽的眼,连着往日的嫌隙都去了一大半。
“您给的这些信息太有用了。就这里头折旧的参数跟几笔采购款的核对上,我这两天让她们做四五个方案都不如您的好,有了这些,下面的工作就好做多了。”赵丹连连道谢。
艾明羽面上表情未变“大家都是为了公司。这份资料里,具体的数字还需要你带着财务部的同事再仔细核算一下,确保万无一失。”
赵丹重重地点了点头,“好。艾总您放心,有了这套东西垫底,对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有数多了。”
艾明羽看着赵丹明显放松下来的背影,眸光微闪。
杨裕田懂得在牌桌上输些不痛不痒的筹码,换来“宠妻”与“慷慨”的名声,她又何尝不知,在关键时刻给下属递上一根救命稻草,能换来怎样的忠诚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