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谢氏耕织图》,沈沅珠就见第一页上头写着经纬为纲、机杼作鼎。
谢氏祖训:不售霉纱、不传外姓男丁等话。
沈沅珠看着,抬手将这首页撕了下去。
什么谢氏耕织图,到她手中就是她的耕织图了。
耕织图里面分为几个部分,沈家手里的是天工器谱,也就是花楼机、缫车等物的制作与维护。
撷翠坊里面,有一半的织机都是先前她爹娘使用这本耕织图找工匠制作出来、并维护至今的。
沈沅珠越过保养方法,往后翻了翻。
直到翻到她不曾看过的,这才细细研究起来。
谢家的织锦出名,是因为谢家有独特的、对生丝的秘炼之法。
例如辑里湖丝,需要在浸泡时放置沉磁石一枚。
如此浸泡上七日,才能将丝线的涩感去掉。而在文火煮丝的时候,还需要在其中添加三片柘叶,来增强韧性。
再如棉布轧籽,铁轴的距离要调整至三颗麦粒的宽度,若是过于紧了,会伤纤丝。
诸如这等秘法,才是沈沅珠真正想要的。
难怪她撷翠坊织出来的织锦,就是不如谢家的光韧,细细看去,总带着点暗淡与晦涩。
沈沅珠垂眸,又看了看后头的纹样设计。
这纹样其实她并不多么需求,谢家的纹样师傅年岁大了,许多年没有新的纹样出现。
偶尔谢家会寻画师重新绘制,但出的新样也不多。
或许是她年岁更轻的原因,沈沅珠更喜欢新式纹样。
她甚至会派人去大漠、甚至还曾买过波斯样布学习,以求融合革新。
看着谢家的什么宝塔、重莲、春桃、夏荷等花纹,沈沅珠摇摇头,快速翻了过去。
直到看见后面几页写着家传绝样时,她才停下手。
“啧,老旧。”
越过纹样记录,后面便是些生丝、原料存护,如何拆机迁机等内容,沈沅珠垂眸想了想,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谢家,也不实诚。
送到她手里的这本耕织图,必不是完整的,只是无论纹样还是织机养护,对她来说都不重要。
她想要的,是地脉经纶那一篇。
也就是一些生丝的秘炼之法。
有了这个东西,她就可以让撷翠坊织出的锦、棉、绸、罗、纱、绫等物,品质更上一层楼。
沈沅珠细细看着,很快便将内容记在脑中。
待谢歧第三次进来看她,是否还在伤心时,沈沅珠才揉了揉眼睛,去寻谢歧。
“你莫太过伤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