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西郊,西山脚下。
秋日的阳光穿透薄云,洒落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上,为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辉。
一座依山而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青灰色的砖墙拔地而起,高大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横交错的木制脚手架如同巨兽的骨架,覆盖着尚未完工的殿宇楼阁。
空气中弥漫着新木料的清香、石灰砂浆的微涩气息,以及远处传来的叮当凿石声、号子声和车轮碾过土路的辘辘声。
这里,便是由林臻亲自提议、楚惜灵主持筹建、工部与焚雷司倾力打造的帝国最高科研机构——格物院。
林臻一身靛青常服,未带仪仗,仅由两名亲卫随行,在工部侍郎陈景和焚雷司主事楚惜灵的陪同下,缓步行走在工地的临时便道上。
脚下是新铺的碎石路面,尚显粗糙。两侧,巨大的石料堆叠如山,成捆的木材码放整齐,满载砖瓦的牛车在监工的指挥下有序行进。
工匠们各司其职,或挥汗如雨地砌筑高墙,或攀爬在脚手架上安装梁柱,或埋头精雕细琢着门窗上的花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殿下请看,”工部侍郎陈景指着前方一座已初具雏形、形制方正、高达三层的巨大殿宇,“此乃格物院主殿明理堂。按楚大人所绘图则,主体为砖石结构,内嵌钢筋骨架,琉璃瓦顶,殿内将设三层通高大厅,用于陈列大型器械模型、举办学术讲会。东西两侧配殿,分别为算学馆与格物馆,用于典籍收藏与基础研究。”
他顿了顿,指向主殿后方,
“后方依山势而建,乃百工坊区域,规划有冶铸、木作、机括、化工等数十座独立工坊,皆按楚大人要求,预留了大型设备安装空间和通风排烟管道。”
林臻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繁忙的工地:“工期进展如何。”
陈景躬身道:“回殿下,自三月破土动工,至今已七月有余。明理堂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砌筑与梁柱雕饰。东西配殿主体完工。百工坊区域地基已夯实,首批冶铸、机括两坊已开始砌墙。整体预计明年仲夏可基本竣工。”
他面露难色,“但部分特制大型设备,如水力锻锤、高温熔炉,需从海外定制或由焚雷司自行研制,运输安装耗时颇长,恐影响后续进度。”
“设备优先保障。”林臻声音沉稳,“所需银钱、物资、人力,尽予。海外采购,着张俪全力协调。焚雷司研制,楚卿统筹。”
“臣遵命。”楚惜灵清冷的声音在一旁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