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斤粮食,他有时想起这些,都会有点泪目。现在,晋陵甚至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新夏国的建设一天比一天快,到处都缺人。只要不是懒或者身有残疾,都能吃饱。那些没劳动能力的,也被妥善照顾,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有饭吃,有衣穿。
他为之奋斗的理想照进了现实,看到人民安居乐业,他便觉得自己以前吃的苦都不是苦。
只是眼下张向明说民生还能更好……
他有点想不出来了:再好是什么样的?
很快,他就领悟到什么叫更好的了。
全市收集老物件,全市仓库里堆的新桌椅、床、精美的瓷器被民众拿回去,还能得到货币补偿和粮食补偿。
当他去走访一些人民,看到人民家里崭新的家具、铺上地毯革的屋子……
他觉得自己以前的确是见识少了。
很快,他就兴奋了起来。
那安部长是不是凡人,只是她的反常之处与自己猜测的完全不同,这是对祖国极有帮助的人!
至于物资怎么一|夜间倒腾出来的,他琢磨了几次,琢磨不明白后,就不想了。
反正东西到手了,这可是实实在在改善民生的物资,管它哪里来的呢。
晋陵的百姓最近也跟打了兴奋剂一样,到处在家找老古董、老物件。那些老物件又不能吃,换来新的更划算!
啧啧,那瓷盘、瓷碗、床上用品也太好了!还有这些家具,都好时髦。
拿了补偿往百货公司走一趟,买上地皮革,往家里一铺,再买个窗帘,稍微一改动,配上崭新的家具,老天爷,家里一下变得特别好看了。
在这些人里面,还有一些幸运儿,家里藏着的宝贝比较值钱,得到了格外多的补助。一些人直接一|夜暴富,骑上了自行车,甚至开起了三蹦子的。
大家欢天喜地,本地的干部也是笑得嘴|巴合都合不拢了。这生活……他们是想象不出来的。但看到自己想象不出来的美好在自己眼前实现时,每一个干部、基层工作人员都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就在晋陵城轰轰烈烈地换取老物件时,孟春生也赶到了晋陵。他来的那一天,是志愿军入朝的那一天。
当广播里响起抗米援朝的广播时,孟春生带着一身的疲惫赶到了晋陵市警察局。
与他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些文书证明。
当两个老战友、老搭档隔着一层铁窗栏相见时,双方相互而视,久久未言。
过了许久,陆翔才蠕着唇,喃喃道:“对不起,孟春生同志,是我连累了你。”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