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错,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不过在看到桓温请求将得来的横山田地分给左长直卫府兵余丁之后,大致明白了。
诚然,横山确实不如关中平原,但其间也不是没有好地,有些水草丰美之处,非常适合拿来种粮食——后世宋夏连年战争,转折点便是横山诸部的归属,西夏人经常利用横山为前出基地补给粮草,悍然出击劫掠关中。
分地这招一出,左长直卫的将士们知道为何而战,那就不是氐羌蛮子能抵挡得住的了,更何况是趁夜偷袭。
邵勋没有为难桓温,很爽快地同意了这项请求。
他也是老武夫了,很清楚桓温完全可以借此举在左长直卫站稳脚跟。从今往后,会有许多人敬重他、感激他、爱戴他,好好经营个几年,这一卫府兵就是桓温在军界的根基。
他以后若出镇边塞,都会忍不住从左长直卫调人,一个军功小集团就是这么慢慢形成的。
待到在外镇积累了足够的功劳,便可以考虑入朝为相了——当然,竞争注定是激烈的,毕竟不止你一个边帅。
将桓温留给太子,大概算是邵勋暮年做出的最重要决定之一了。
他或许不是最顶级的人才,但对进入守成时代的大梁朝来说,完全够用了,至少虐菜不是问题。
至于担心反叛?可能杞人忧天了。
其实若非意外,制度发展到唐代那一刻,其实已经很难有人篡位了。及至两宋,几乎不可能,更别说明清了。
如今的大梁朝,就在朝着唐代的制度一点点转变,除非突然四分五裂,不然怕是已经没有桓温们滋长野心的土壤了。
放心大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