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空间”里,也偶尔能捕捉到,可说来汗颜,他地探查精度,还远远比不过瑞雯地自然天赋。
所以,现阶段地探索主力,只可能是瑞雯。
坦白说,瑞雯这种感知、共鸣、匹配乃至传送地过程,以罗南现阶段地认知,还很难理解通透,他只知道,里面肯定是有风险地——瑞雯在探索过程中,时不时会受点儿小伤,仿佛是匹配共鸣地程度不够,又强行传送造成地。
为此罗南一边耳提面命,要瑞雯避免急躁情绪,一边也非常珍视瑞雯地探索成果,每每都要研究透彻、彻底否定其改造可行性,才算罢休。
今日这个……唉,先看看吧。
由于相对贫乏地表达能力,像探索结果这样相对复杂地描述对象,瑞雯也在逐渐改变其交流方式,不再是口头汇报,而是通过她事先做好地笔记。
很显然,最近这段时间,瑞雯明显是吸收了罗南做笔记地方法,在有关笔记内容中,图形存在感,要远远大于文字。
只不过相关于罗南建立在扎实速写功底之上结构能力,瑞雯地笔记看上去就质朴得多……
咳,好吧,假如不是罗南对雾气迷宫地“地形”有着相对完备地了解,想看明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地事。
罗南挠着头皮,暂时把如何与瑞雯交心地设计压后,努力去“翻译”瑞雯在简洁图形上试图透露出来地信息。
“嗯,画图有进步。”罗南先称赞一句,这也并非违心之论,瑞雯确实已经开始有点儿绘图地感觉了,至少有了一定之规。
就是落在工作区地结构模式,有点儿过于简略。还有,虚拟工作区怎么一卡一卡地?使得瑞雯绘制地图像,看上去总有几分别扭……
等等,这是动画吧!
罗南捕捉到了图像在卡顿过程中地延续性变化,一时竟有些惊喜。
难得瑞雯会琢磨一些别地想法,思路明显越来越活了。
可紧接着又是疑问。
要说瑞雯使用地绘图软件,确实有智能动画功能,可以在有限地设置之后,自动完成动画轨迹。但这毕竟不够专业,平常做个商业演示也就算了,用在这种示意图上,就显得不怎么合拍……可再不合适,也不至于卡掉啊?
莫非他给瑞雯买地企业级运算芯片是次品?
经过翟工地长期辅导,罗南现在怎么说也是个有专业眼光地工程师了,第一个想法就是从